-
从消费者价值出发,开发客家文化旅游
-
作者:梁勇
期号:第4期
来源:经营与管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旅游产品 客家文化 客家人 消费者价值 中原文化 文化旅游资源 中原地区 旅游开发 文化资源 总顾客成本
-
描述:客家文化源自古代中原文化,与客家群体不可分割。从两晋开始,北方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在战乱和自然灾害中自发地分期分批辗转南迁,历经唐宋明清各朝代,形成了具有显著特性的汉民系——客家。客家在迁徙途中与南方的百越各族混居和融合,创造了一种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又兼具南方土著民族文化精华的地域文
-
客家民俗中的崇文重教观
-
作者:钟晋兰
期号:第8期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民俗 崇文重教
-
描述:客家是个形成于赣闽粤三省交界地区,由中原南迁汉族与南方畲族等土著民族融合而成的族群。本文重点阐述了传统客家社会宗族合力创族学、设学田之俗,进而分析了客家人的崇文重教观念在民间信仰、居住建筑及装饰、民间熟语与童谣儿歌及其它民俗方面的表现。
-
谈梅州客家山歌的形成
-
作者:黄东阳 张快彩
期号:第6期
来源:歌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形成 发展 探讨
-
描述:客家山歌是中国民歌之一,是客家民众在山野间用客家话即兴唱出的原汁原味的民歌。梅州客家山歌形成的过程与客家人的迁徙同步,历经隋、唐、宋等几个朝代,与畲、瑶、黎等土著民歌相互融合影响,充分吸收了南方各民族民歌的优秀成果和养分。
-
闽西客家妇女围身裙的文化特征
-
作者:刘运娟 陈东生 甘应进 殷薇
期号:第7期
来源:纺织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闽西 客家妇女服饰 围身裙
-
描述:西地区客家妇女围身裙与当地畲族合手巾、台湾地区的大裙进行对比发现:闽西地区妇女围身裙体现了客家服饰文化特征,既具有实用与装饰共融的统一性又具有客家服饰文化的根源性与融合性;同时与台湾地区的大裙具有相同形制与文化象征意义,证明海峡两岸的客家妇女服饰文化具有一脉相承性.
-
论三明客家山歌文化构成的多元性
-
作者:龚建云
期号:第S2期
来源:艺术探索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三明客家山歌 客家文化 古中原文化 江淮文 化 畲文化
-
描述:三明是我国重要的客家大市,三明客家山歌文化是客家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三明客家山歌文化随着客家文化的形成经历了近千年的历史,是古中原文化与本土文化融合的产物,它同时又汲取了江南民歌的养分,并与畲文化及周边汉族其他民系文化相互认同、融合,相互联系而成, 从而显示了三明客家山歌文化的多元性。
-
音乐传播学与“老三论”思维:忆念音乐学家冯光钰
-
作者:孙星群
期号:第1期
来源:中国音乐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忆念 冯光钰 音乐传播学 老三论
-
描述:与"老三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冯光钰教授致力于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播研究(提出了"同宗说"中的系统论思维";客家音乐融合说"中的传播思维;《戏曲声腔传播》中的本土腔新说);三、《中国曲牌考》。他
-
地方优秀文化网络传播的发展现状与对策:以梅州客家文化为例
-
作者:钟志荣
期号:第5期
来源:电化教育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方优秀文化 网络传播 梅州 客家文化
-
描述:与对策。
-
“义民”与台湾客家“忠”“义”性格的强化
-
作者:汤韵旋
期号:第8期
来源:中国报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义民 台湾客家 性格
-
描述:客家有忠义的传统,而台湾客家在动荡的移垦社会里扮演了"义民"的角色,进一步继承了和强化了客家人传统的忠义性格,对于台湾客家的"义民"角色应该要辩证地看待。
-
加强区域生态经济圈的金融交流与合作:以闽粤赣客家生态经济圈
-
作者:李新耀
期号:第10期
来源:南方金融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区域金融 生态经济圈 发展
-
描述: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基于国家提出的建设文化强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目标,本文指出打造闽粤赣客家生态经济圈的战略意义,并对该区域金融合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深化生态经济圈金融交流与合作的政策建议,以期进一步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实现区域的跨越式发展。
-
客家与畲族关系:一个客家学研究历久弥新的命题
-
作者:陈文红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学研究 畲族 客家源流 赣闽粤边区 客家人 关系研究 客家族群 客家研究 命题 融合说
-
描述:系,也成为学界长期关注的热点。开展畲客关系研究直接关乎客家研究的基石———客家源流问题。关于客家源流问题主要有三种观点:中原南来正统说;土著说;融合说。这三种观点的产生、阐发都与畲族有着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