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406)
期刊(478)
学位论文(270)
视频(13)
会议论文(10)
图书(10)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406)
期刊 (478)
学位论文 (270)
视频 (13)
会议论文 (10)
图书 (10)
按年份分组
2015(13)
2014(668)
2013(253)
2012(302)
2011(291)
2009(149)
2008(109)
2007(46)
2004(20)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344)
其它(284)
龙岩学院学报(10)
中华民居(3)
中国广播(2)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
厦门航空(1)
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
重庆:重庆出版社(1)
化石(1)
保护客家文化生态推动文化强市建设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水袖漫舞舞出汉剧神韵。(高讯摄) 梅州获授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文化强省建设中脱颖而出。以此为新起点、新契机,梅州将做旺文化事业、做特文化产业,掀起新一轮文化强市建设热潮,为绿色的经济崛起注入强大动力——— 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正式落户,不仅进一步丰富了梅州作
关于“‘大松口’客家旅游文化长廊”的构想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优环境促发展惠民生’征文”] 丘峰 松口、茶阳与梅江、汀江:“大松口”联动开发模式 众所周知,梅州是山区,工业基础薄弱,开发山区生态资源,开发梅州的人文资源,发展梅州旅游事业,是梅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要发展梅州旅游事业,就要在“大客家”视野下研究、规划、经营和开拓,对振兴梅州经济会起
■专访中山大学副校长、台湾研究所所长陈春声认为,客家文化是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专访 中山大学副校长、台湾研究所所长陈春声认为, 客家文化是粤台交流重要纽带 特别要鼓励两地青年 多融入日常性交流 粤台两地的独特客家情缘对促进两岸交流与合作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在促进粤台两地未来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中,怎样发挥这种独有的文化渊源优势?记者为此专门采访了在粤台客家文化方面有着
地方传统与身份表述:成都东山客家的人类学考察
作者:杨丽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地方传统  身份表述  东山客家  文学人类学  族群特征 
描述:打造的客家盛宴,东山客家终于从新乡的“边缘”开始走近“中心”。 为了更真实的了解到东山客家地方传统的形成和演变脉络对族群身份表述的影响,从2009年9月至2010年7月在成都东山地区的三圣乡、石板滩、龙潭寺
广东传统文化的现代性与产业化研究:以传统工艺美术与视觉产业
作者:刘根勤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化、官方文化与民间文化等一系列形式上对立的概念——自身所蕴涵的产业与经济价值,正越来越多为主流话语所发现,并致力于发掘。<br> 文化产业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对它的研究至少需要两种单纯的学科背景:一是文化研究,二是产业研究。前者由哲学、史学、文学包括衍生出来的美学、新闻学等组成,重在价值理性的发掘;后者则包括传播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等组成,强调工具理性。文化产业研究的正道,应该是在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之间寻觅一个合理的结合点与平衡点。<br> 本文希望在文化史与文化传播的范式下进行文化产业的探索。<br> 以广东传统文化为主体的“岭南文化”,是个性极其鲜明极其容易辨识而又非常具有开放与包容特质的文化圈:广州、佛山、肇庆的同城化建设,很大程度是因为它们同属于以白话为基础的“广府文化”;对比它,粤东“潮汕文化”呈现出较大的异质性,这种文化的族群认同更高,对传统的传承与移植更深入;岭南文化的另一大宗是客家文化,这种文化更具有农业文明的色彩,具体在广东境内,它与潮汕文化水乳交融而又关系微妙。在这三大文化体系之外,人们还可以发现:以韶关为中心的悠远的禅宗文化与密集的移民故事,构成了粤北文化的主流;“三大民系”之外,以湛江、茂名为中心的粤西文化,尤其是冼夫人的故事,也在广东的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这些都是广东文化与文化产业研究的基本图景。<br> 这些概念有一个特征,就是在时间的向度上相对静止,处于某个稳定的横截面上。比这些更具有生命力的,是这些文化元素和作为整体的文化体系的动态发展,包括从传统到现代的文化起源、文化积累、文化传承、文化变迁、文化传播、文化漂泊、文化遗存等精神现象,它们构成了极其丰富而美妙的人类精神生活图景,也是当下文化教育与大众娱乐的重要题材。<br> “现代性”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但它却是文化产业研究重点要解答的问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按照启蒙思想家的标准,符合理性的人的需求的,是有价值的。按照当下西方话语的说法,便是“普世价值”。那些能让人慎终追远、赏心悦目、心性充实、体质健康的,都是优秀的文化,都可以成为产业,转化为应有的收益。<br> 在现代性的眼光解读下,独具特色的广东传统文化会产生不同以前的审美价值。而文化产业在相当意义上属于“内容产业”,经过全新阐释的传统文化,会成为现代文化产业的优秀内容,并且有助于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文化形象的建设。<br> 广东既有深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又有较充分发展的现代经济与技术体系。当下最迫切的现实需求是在两者之间,建立一套较可行的对接桥梁。本文为此选择两种代表性的行业进行实证分析。<br> 传统工艺美术产业是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有重要地位,体系也蕴涵着巨大的经济价值。传统工艺美术产品与技艺,可以凭借“艺术授权”与“品牌授权”等方式,与现代制造业以至产业集群接轨。<br> 广东拥有丰富的传统历史文化资源,特别是文艺表演、民间传说为主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这里影视、动漫、网游等视觉文化产业高度发达。通过文化体制的改革,加强编剧队伍建设,提供优秀的文艺脚本,可以发扬广东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与经济效益,也能提升广东视觉产业的文化水准,真正实现“讲广东故事,传岭南文化”的诉求。
客家山歌“嫁接”交响乐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由深圳交响乐团带来的交响合唱“交响山歌·客家新韵”5月16日晚在深圳音乐厅唱响。 “交响山歌·客家新韵”唱响音乐厅,记者了解背后的故事 客家山歌“嫁接”交响乐 本报记者 祁琦 “客家山歌远传扬,条条飞过七洲洋……”作为今年文博会艺术节最有特色的节目之一,由深圳交响乐团带来的交响合唱“交响山歌
赣南客家酒文化趣谈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陈乐秋 赣南客家人好客,每当有亲朋好友来相聚,赣南客家人都喜欢以酒相待,其中的酒礼酒俗,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赣南客家酒文化。 喝酒时,赣南客家人喜欢使用四方桌,俗称“八仙桌”,一种可供八个人同坐的木头桌子。上座时,他们很重视席位的安排,一般按亲朋好友的尊卑入席就座。入席的大小位,是这样安排的,如
梅州的客家梯田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梅州的客家梯田最早出现于何时,无从考证。但梯田文化遍布并随客家外迁而扩展显然是在明清之际。明清时期,梯田作为梅州客家文化的一个特质成为梅州客家山区最常见的土地利用方式被记入地方文献中。 正如一首客家山歌所唱:客家山区多梯田,层层叠叠叠上天;云间添上泥砖屋,再搭草棚傍溪边。 梯田因其主要
我国最北的客家村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客家之窗] 我国最北的客家人村落在陕西秦岭商洛大山深处。 坐车从陕西省省会西安市西面高速公路出口下108国道,走约一个小时,就来到秦岭南坡、丹江上游的商州黑龙口镇。这里有一条丹江支流流经此地,这条小溪上游靠近源头的地方就是客家人聚居的山村——罗家湾。这个村落地处秦岭南坡深山一条狭长的大山沟中
客家风情长卷深圳展开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 何文琦) 大型民系风情歌舞《客家意象》从3月19日从广州开始了“梅州客家文化之旅”,将于4月8日开始在深圳保利剧院连演三天。作为第一台以汉族民系生活为题材的舞台节目,它将为鹏城观众展现一幅浓郁的客家风情长卷,诠释客家人丰富多彩的生活及精神世界。 为建设“文化梅州”、打造客家文化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