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美食抢尝鲜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水东芥菜
鱼露鸭
■ 本报记者周丽琴 何运平
惠阳淡水地方不大,但出品的美食却在珠三角地区享有盛名,单单是开城大道和中山路就云集了各式各样的菜馆、饭店,美食品种繁多、包罗万象。但在客家人聚居的惠阳,客家菜永远是主角,稳稳地主导着市场。客家菜不仅充满着浓郁的山野气息和鲜明的乡村特色,还很
-
第二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在厦举行
-
作者:马卡丹 廖亮璋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9月28日至29日,第二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两岸三地的300多位客家精英应邀出席,市政协主席林仁芳率闽西代表团参加了这一盛会。
本次论坛以“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两岸客家新机遇”为主题,受到各方高度重视, 在28日上午的开幕式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
-
永定法院为客家土楼“申遗”提供法律服务
-
作者:开荣 开炎 立烽 镇阶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近期来,为全力配合客家土楼申报“世遗”工作,永定县人民法院从五个方面开展服务。
该院成立“申遗”专项审判工作领导小组,并多次召开会议,研究为客家土楼“申遗”工作提供良好司法服务的具体措施。加强与项目前期工作关系密切单位的联系,通过走访调研,了解 开展项目推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供法律服务
-
共同打造中国红色之都、世界客家中心 赣龙两地加强旅游
-
作者:蓝芳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昨日,赣州市到我市召开旅游推介会。两地新老旅游界朋友齐相聚,共同表示要资源共享,开拓旅游市场,共同打造中国红色之都、世界客家中心。会上赣州市有关负责人介绍了赣州旅游资源情况、独特的旅游线路和旅游交通情况。会议就两地合作进行了交流,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n bsp;赣州龙岩一家亲,两
-
关于印尼城市中文名称的命名分析
-
作者:张赛英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印尼城市中文名 中国古代名人 所在地文化 方言语音分析
-
描述:从受中国古代名人文化影响和受所在地文化影响的印尼城市中文名称两方面进行探讨。我们认为,印尼城市中文地名展示了中华文化随着华族的迁徒南移丰富了印尼社会文化;方言地名体现了华族的各祖籍文化。第(三)部分,从闽南(包括潮州话)、粤语和客家对印尼城市中文译名影响的语音分析,揭示了汉语方言对印尼城市中文名称影响的特点和规律。
-
罗香林与《粤东之风》
-
作者:高华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罗香林 《粤东之风》 客家歌谣 社会风俗
-
描述:歌谣、谚语等民间文学形式的研究,几乎很少人能注意到。《粤东之风》就是一部重要的客家歌谣集,是罗香林先生青少年时期的作品,这部歌谣集不仅保存了大量民间音乐和文学素材,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而且还
-
客家传统日用器具设计探讨
-
作者:黄金发 谭贻群 奚喻利
来源:2007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暨第12届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客家传统文化 日用器具设计 制器思想 造型元素 产品设计
-
描述:其在客家世界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发展中所起的良性作用。指出现代产品设计的发展和客家传统器物设计元素及制器思想的结合,这不仅是设计师的个人问题也是设计师与大众配合的问题。客家传统器具设计文化的介入对当代产品设计文化具有推动作用;主张通过具体的设计活动来达到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和宣传与发展民族特色文化的目的。
-
清代广东移民与广西的社会变迁:以桂东南地区为重点
-
作者:邵华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广东移民 桂东南地区 社会变迁
-
描述:谈了论文的创新之处及不足。主体部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重点对清代广东移民迁移桂东南地区的情况进行描述。文章在回顾清代以前广东移民迁移桂东南地区情况的基础上,对清代广东移民移居这一地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移民的迁移过程进行了一般性的描述。文章认为,历史上有记载的该地区的广东移民是在唐宋时期,但是由于受到自然环境、地理条件等原因的限制,人口迁移的总体规模小,数量少。进入清代以来,随着广东人地矛盾的不断升级以及土客之争,大批移民开始不断地进入与之相邻的桂东南地区,形成了移民潮。与前代相比,清代的广东移民以经济型移民为主,迁入时间要早于进入广西的其他地区的时间,客家移民所占比例大,广东移民多于其他地区的移民也是桂东南地区移民的一大特点。第二部分主要探讨广东移民对桂东南地区社会变迁的影响。影...
-
赣南客家传统采茶戏《睄妹子》的音乐文化考察与研究
-
作者:蒋燮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赣南客家采茶戏 传统剧目 睄妹子 文化背景 实地考察 音声形态 行为结构 观念特征 音乐文化
-
描述:剧目——《睄妹子》定位为研究对象,意欲对其音乐文化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立体的考察和研究。立足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借鉴民族音乐学的多重性思维方法,本文拟从文化背景、实地考察、音声形态、行为结构、观念特征等多维视角,展开微观调研与宏观视域相互结合、主位立场与客位立场相互补充、历时研究与共时研究相互映照的理论阐释和分析论证。基于对赣南客家采茶戏音乐的文化背景追问,笔者开展了以研究对象为中心的两阶段实地考察活动;围绕在民间戏班现场采录的《睄妹子》,笔者探讨了其“乐”的音声形态、行为结构和观念特征;通过对《睄妹子》“乐”的三种组合元素相互关系的深入思考,笔者揭示了《睄妹子》音乐文化的认知结构框架及其透射的三层面人类学价值;放眼于民族音乐学学科认知进阶图景,笔者还展望了赣南客家采茶戏音乐文化研究乃至客家音乐文化研究...
-
仪陇客家话语音研究
-
作者:徐翀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仪陇 客家话 粤北客家话 语音特征
-
描述:声调6个。声韵配合关系是:p、p‘、m、f、v不与撮口呼相拼;ts、ts‘、s只拼开口、合口两呼;t、t‘、k、k‘、h、(?)可与开口、齐齿、合口三呼相拼;n可拼四呼;t(?)、t(?)、(?)、(?)只拼齐齿、撮口两呼。m可成为独立表意的辅音音节[m]。第二部分是对仪陇客家话的语音考察,分为语音特征分析、底层考察和现状分析。语音特征分析是将仪陇客家话与《广韵》音系作对比分析,其中涉及到梅州客家话、赣南客家话等。底层考察从入川客家人的迁徙情况和族谱资料对仪陇客家人的来源作了考证,得出仪陇客家话的底层应来自粤北客家话。现状分析即是将粤北客家话语音的共同特征和仪陇客家话语音特征作对比分析,求出仪陇客家话的演变痕迹。第三部分是归纳仪陇客家话的语音特点,并简要分析其演变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