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族谱透露移民“天府之国”秘密
-
作者:周俏春肖林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几百年来,是什么原因吸引着客家人不远千里移民“天府之国”呢?$$成都博物馆陈列研究部主任肖平近日展示了他收藏的洛带客家族谱,从这里也许能找出一些答案。$$首先,岭南客家人是被四川“天府之国”的美名吸引过来的。虽然明末清初四川因连年战乱,人口锐减,城镇荒芜,但肥沃富庶的“天府之国”还是让客家人心生向往
-
[2003-10-29] 陳慧琳客家話?l歌迷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被當地傳媒形容為「舞曲天后」的Kelly,當晚身穿金色緊身長褲配以小背心,與一百二十位舞蹈員及超過4萬名觀眾勁歌熱舞一番。Kelly更於演出前,跟負責接待的工作人員學習客家話,更在表演時即學即用以客家話問觀眾:「你們鍾意我嗎?」歌迷們立即喊道:「鍾意。」現場氣氛相當熱烈。
-
[2003-12-13] 吳伯雄促抓客家票源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因為腦中出現瘀血,吳伯雄動了手術,頭上的疤痕現在還清晰可見,醫生叮嚀吳伯雄不能太激動,吳伯雄說:「預計要到下個月身體康復了,我才會全面投入選戰」。
身為客家人,吳伯雄擔任世界客屬總會總會長,剛抵達現場,吳伯雄就忙著和大家握手、拍照,吳伯雄在言談間不經意流露出一些疲憊的神情。
-
黄遵宪与客家民间文化
-
作者:邢丽凤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黄遵宪 客家民间文化 客家歌谣情结 客家人文景观 “我手写我口”
-
描述:地考察了黄遵宪诗歌对客家人文景观的审美呈现与文化透视.第三部分从言文合一、真我之诗和尚用审美等角度,论述黄遵宪"我手写我口"的诗歌理论与客家文化的精神联系.黄遵宪正是在对客家民间文化的参照中,升华出独树一帜的理论硕果.
-
[2003-12-31] 扁宋今抵新竹搶客家票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上屆大選在新竹縣市獲得大勝的宋楚瑜將在明天一早抵達新竹縣,參加新竹縣活動。據國民黨新竹縣市黨部表示,明天將發動泛藍支持群眾,一起送藍連宋進「總統府」。
對於上屆大選在新竹縣市大勝的宋楚瑜單槍匹馬來到新竹縣市,台灣省主席林光華表示,宋楚瑜固守新竹縣市客家票的用意極深。
林光華也表示,近期陳水扁勤跑
-
黎畲萧屋:一个可能源自畲族的客家宗族
-
作者:刘大可
来源:畲族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关于客家与畲族的关系,早在20世纪80年代,王增能先生就曾发表文章,指出客家与畲族的关系非常密切。进入90年代后,谢重光、吴永章、蒋炳钊等先生从语言、服饰、饮食、地名、生产技能、生活习惯、民间信仰等方面,进一步论述了客家文化中包含畲族文化的成分,指出客家及其文化的形成是汉畲两族长期互动的结果。
-
龙南客家小吃珍珠汤
-
作者:徐丽芸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在客家人的集散地———江西省龙南县,有着浓厚的客家文化,客家围屋、客家服饰、客家山歌……源远流长,耐人寻味。同时,龙南的客家风味小吃也琳琅满目,令人垂涎三尺。其中客家著名小吃珍珠汤,更是香味袭人,清爽可口,而且是对人体有滋养功能的绿色食品,因此大受人们欢迎。$$珍珠汤的原料非常简单,是农村里家家户户
-
[2003-01-27] 縱橫談:客家食品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廣東省梅縣,是著名的客家籍地區,梅縣客家人過年,傳統風俗例有「三樣板」賀年。這「板」字是客家話,也可以寫成「版」、「叛」。所謂賀年的三樣板,屬於五穀類的糯米、粘米粉加工製成的特色糕點類:「甜板」、「發板」、「煎板」。
甜板:用純正糯米粉,混和適量流質般的「油糖」,呈黃色,冷水,加些揉碎的柑皮作香料
-
黄氏宗族客家住屋型制与文化研究
-
作者:王晨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黄氏宗族 客家住屋 文化 建筑型制 聚落形态 类型特征
-
描述:该论文以坑梓镇黄氏宗族客家住屋这一客家民居为研究对象,应用文化人类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其自然文化背景、聚落形态、建筑型制、类型特征、空间特性等因素,指出黄氏宗族聚落形态和社会组织间的关系,并表明其住屋典型类型--围层,不但在居住模式上表现出?
-
[2003-01-14] 副刊釆風.百家廊:客家的教育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學」近年成為一門不僅客籍人士,也是不少學者熱衷探究的學問。客家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星光管理學院文化研究所對此有各專題研究頗具成績。客家族群能夠屹立於族群之林,並拓展壯大,有俗語的「客家佔地主」之說,即所到之處,客家人能落地生根,像清朝學者龍啟瑞撰寫的《粵西團練輯略序》所說,常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