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赣南地区客家教育研究
-
作者:李丽云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赣南客家 教育 客家妇女 客家文化 客家精神
-
描述:强的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爱国爱乡,团结齐心的精神;重视后代教育、鼓励成才;对工作讲诚信、讲义气、对长辈讲忠孝等等。客家教育包含了知识、人格、社会正义感、责任感、生存能力以及永无止境的拼搏精神等内容,它注重言传身教的方式,并形成了代代相沿的传统。
赣南地区是客家的大本营之一,其教育的发展也先于其他客家地区。本论文的很多素材(包括地方志、族谱、方言、歌谣、楹联等)都是取材于赣南地区的赣州、龙南、定南、兴国等地,通过研究赣南地区的客家人教育,以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客家精神,并使其能够代代相传下去。
本文在绪论部分主要对“赣南地区客家教育”这一个选题的目的、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进行了阐述,并对论文中反复出现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
正文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通过对《地方...
-
探讨客家文化 携手促进发展 海峡两岸客家人
-
作者:许雪毅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新华社福州8月6日电 闽台客家文化交流暨“土楼文化”作品创作专题研讨会6日在福州开幕,来自海峡两岸的50余位客家知名人士会聚一堂,共同探讨客家文化。
此次为期3天的研讨会由福建省文化经济交流中心主办,台中市客家公共事务协会、福建闽西客家联谊会 和台湾宝岛客家广播电台协办。与会人士将在福州、龙
-
共同打造中国红色之都、世界客家中心 赣龙两地加强旅游
-
作者:蓝芳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昨日,赣州市到我市召开旅游推介会。两地新老旅游界朋友齐相聚,共同表示要资源共享,开拓旅游市场,共同打造中国红色之都、世界客家中心。会上赣州市有关负责人介绍了赣州旅游资源情况、独特的旅游线路和旅游交通情况。会议就两地合作进行了交流,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n bsp;赣州龙岩一家亲,两
-
惠州安远客家人同根 同源一脉相承 两地客家先民最早于两晋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安远县镇岗乡老围村东生围。
安远县福鳌塘的美丽风光。
三百山小径。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我们的母亲河——— 东江发源于江西省赣州市的寻乌、安远、定南三县,东源头寻乌水和西源头九曲河在广东省龙川县汇合,向南流入惠州,因此,安远惠州有一衣带水之缘。
从客家移民史也可得知,安远人的祖先也
-
改革开放以来的赣南区域经济与旅游业发展(1978—2005)
-
作者:廖燕平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赣南 区域经济 旅游业 发展
-
描述:出明显的政治色彩,有关部门也没有以旅游业的发展来当作经济发展的指标。第二阶段是以赣南旅游业真正开始发展的1989年为序,在该阶段里,赣南被列入了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区,带来了经济上的巨变,从而促使了旅游业的发展,红色旅游、客家旅游、生态观光旅游等专题旅游开始形成,特别是在1998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以来,更是有了长足的进步。而同时,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更为明显。第三阶段是进入2000年以来,赣州做出了新的城市定位,采取了“走出去,引进来"等招商政策,经济飞速发展,与此同时,通过准确的城市定位,“旅游旺市”的策略,创建优秀旅游城市,加之旅游发展政策上的优惠,经济上的投入,旅游业也相应地得到发展,在接待人次,提升旅游形象,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方面都得到了质的改变。从本文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区域经济发展对旅游业的发展既是推动,又是制约因素,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两者是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最后,本文根据赣南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超旅游”、“泛旅游”的概念。
-
传统性与现代性的互动:新农村建设在赣南客家乡土社会的探索
-
作者:陈志平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传统性 现代性 互动 新农村建设 客家社会 探索
-
描述: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今后应加以改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充分尊重农民们的主体作用和发展自主权。(2)重视传统性知识。在新农村建设中深入发掘、利用传统性知识,将其中有利的因素与现代性
-
赣南客家乡土建筑—围屋的建筑型制及其室内研究
-
作者:汤翔燕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围屋 空间 室内装饰 再利用
-
描述:了客家民系的聚居建筑型制和室内装饰风格。赣南客家围屋是我国著名的民居形式之一,特点突出,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剖析客家围屋的空间构成,我们可以发现其有序的节奏感、韵律感;它的完整性和主次关系,表现出浓厚的人文色彩;其严格的对称关系、和谐关系,展现了建筑的序列性。它充分展示着人文情结在空间构成中的重要地位,如果以其独特的造型形式和空间布局作为现代住宅设计的创意源泉,既可表现江西独特的历史文脉,又能展示出我国的传统文化特性。本文在系统分析研究客家聚居建筑及其室内装饰的基础上,探讨了赣南客家围屋建筑型制对现代建筑的意义,围屋中体现出的和谐人居文化对现代住宅设计的影响,并为赣南客家围屋的再利用和延续提供可能的建议。
-
惠州定南客家“乡音”未改 明初粤东一带客家居民扩散后定居定南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定南县客家瑞狮。
定南民居。
定南县天九镇人家。
相信广东人对定南县并不会陌生。这个素有“江西南大门”之称的城市位于江西省最南端,与广东省和平县和龙川县紧密相连,自古就是赣粤两省
-
赣南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
作者:钟昌火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赣南 客家民俗 民俗文化 旅游开发研究
-
描述:阐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建立在理论、经验及现实条件的基础上,因此本文在分析了赣南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SWOT法和旅游项目评估理论对赣家民俗文化
-
赣南客家传统采茶戏《睄妹子》的音乐文化考察与研究
-
作者:蒋燮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赣南客家采茶戏 传统剧目 睄妹子 文化背景 实地考察 音声形态 行为结构 观念特征 音乐文化
-
描述:剧目——《睄妹子》定位为研究对象,意欲对其音乐文化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立体的考察和研究。立足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借鉴民族音乐学的多重性思维方法,本文拟从文化背景、实地考察、音声形态、行为结构、观念特征等多维视角,展开微观调研与宏观视域相互结合、主位立场与客位立场相互补充、历时研究与共时研究相互映照的理论阐释和分析论证。基于对赣南客家采茶戏音乐的文化背景追问,笔者开展了以研究对象为中心的两阶段实地考察活动;围绕在民间戏班现场采录的《睄妹子》,笔者探讨了其“乐”的音声形态、行为结构和观念特征;通过对《睄妹子》“乐”的三种组合元素相互关系的深入思考,笔者揭示了《睄妹子》音乐文化的认知结构框架及其透射的三层面人类学价值;放眼于民族音乐学学科认知进阶图景,笔者还展望了赣南客家采茶戏音乐文化研究乃至客家音乐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