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赣南农村聚落名研究
作者:温珍琴  期号:第3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农村  聚落名  客家 
描述:地名是特定的地域之名,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系或民族地名的冠名方式及文化内涵有不同的特色。赣南地处江西南部,居民大部分为客家人。本文主要探讨赣南农村聚落名的用词情况及其特征,旨在揭示这一区域农村聚落名的文化内涵。
赣南民间舞蹈“原生态”性文化探析
作者:刘斌  期号:第4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间舞蹈  赣南客家  文化心理  劳动生活  客家先民  生命本体  山地丘陵  仪式舞蹈  舞蹈艺术  傩戏 
描述:赣南地处江西的最南部,位于赣江源头,东临闽西,南接粤北,西连湘东南,这里山地丘陵纵横,土地肥沃,林木茂密,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说。世代生活在赣南山区的客家先民们,在漫长的社会发展和劳动生活进程中逐渐形成创造出了形式多样而又独具特色的赣南民间舞蹈。
赣南客家古文探析
作者:陈红  期号:第6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文  客家民间说唱  勾筒  平民文化  赣南 
描述: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古文在赣南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中占有着主导地位。是一个平民唱,平民听,完全属于底层百姓的艺术形式,可谓"平民文化"的重要象征。
明清以来闽粤边乡村的自然灾害与社会救治
作者:王福昌 罗莉  期号:第4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然灾害研究  闽粤赣  清前期  明后期  民国时期  平远县  明清  明前期  十三年  频率 
描述:过去学术界对闽粤边社会历史的研究多限于客家问题、商品经济问题、租佃制度和地方动乱以及社会革命诸方面,对生态环境与自然灾害研究较少。本文想就明清以来闽粤边乡村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和地域特征、社会对自然灾害的应对诸问题作些探讨。一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和区域特征闽粤三边地区的自然灾害,在其内部呈一定的时空
自然·社会·艺术--赣南采茶舞生存初论
作者:傅丽  期号:第6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采茶  生态环境  人文环境  艺术特性 
描述:本文以客家文化的一种艺术形式--歌舞"赣南采茶"作为研究视角,阐述赣南采茶舞蹈艺术在民间的发展基础和动力,并将其原生态区生存环境及方式的现状加以探讨和分析,探究赣南采茶在客家文化变迁中形成的艺术特性.
赣南客家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状况分析与对策
作者:陈涛 崔胜军  期号:第6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  民俗旅游资源  开发状况  对策 
描述:赣南经济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明清时期赣南经济作物的推广种植与生态环境的变迁探析
作者:李晓方  期号:第4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推广种植  经济作物  赣南地区  生态环境  明清时期  变迁  区域经济 
描述:明清时期,各种经济作物的种植伴随着闽粤移民推广到了赣南地区。对这一历史现象,学界有所关注,但多集中在它对区域经济产生的积极作用上,而普遍忽视了其消极影响。有基于此,本文拟就经济作物的推广种植及赣南生态环境的变迁关系试作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赣南客家传统服饰原材料的历史与审美探析
作者:张海华 辛艺华  期号:第1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传统服饰  历史学家  原材料  赣南  审美  客家  海上丝绸之路  石城县 
描述:赣南被历史学家誉为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内陆要道之一。这一定程度上能反应赣南历史上出现过服饰原材料的频繁交易,甚至有大量服饰原材料的生产与加工。更为明令确的史料有《石城县志》道光四年载:“石城以鹏麻为夏布,织成细密,远近皆称。石城固厚庄,
赣南客家山歌的人文价值及其传承与发展问题研究
作者:田莉莉  期号:第1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赣南  传承与发展  人文价值  客家人  兴国山歌  红色歌谣  客家民系  可持续发展  客家文化 
描述:赣南客家山歌是我国山歌中的一朵奇葩,在民间民族音乐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学艺术的内容和表现方式日益丰富,人们的艺术旨趣和欣赏风味也在不断变化。赣南客家山歌作为一种古老、土著的艺术,也面临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赣南客家山歌蕴含什么人文价值?怎样保护与发
赣南采茶戏在台湾
作者:毛礼镁  期号:第4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采茶戏  台湾省  采茶歌  石城县  广东客家  客家人  茶叶  明万历  竹枝词  江西 
描述:组唱。……每月夕花晨,座上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