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咸汤圆
-
作者:焦桐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焦桐(台北)·饮食关键词
大二那年初访女友家,约定搭客运车到新屋乡街上,谢爸爸骑摩托车出来接我。他似乎和我一样木讷,除了初见面点头微笑,一路上也不言语。就快到了。谢爸爸终于开,摩托车转了弯,驶进乡间小路。
“这是你们家吗?”我自知不善交际,努力寻找话题,指着稻田边一间看似古朴的红砖农舍问。
-
客家文化艺术展览开展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记者李少凤通讯员王秋珺)昨日上午,作为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重头戏”之一,客家文化艺术展览在梅县文体中心正式开展,同时展出客属名家钱铃戈、温尚光、梁君令三人书画作品。
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朱小丹,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叶克冬,国
-
“最美的哥”彰显尊道厚德客家风范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万静
[首席评论]
近日,“最美的哥”李东英在深圳拾金不昧500多万元一事成为新闻热点,社会各界深为“最美的哥”拾金不昧、淳朴坦诚的美德所感动。令梅州人民感到自豪的是,这位“最美的哥”李东英是梅州人。日前,市委书记朱泽君作出批示,要求以市委、市政府名义通报表彰,号召全市人民向李东英同志学习,大
-
客家凉帽,别被“荒凉”了
-
作者:阮晓光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少女在表演客家风情歌舞。(新华社发)
村内的客家老屋。
原村民迁到了附近的甘坑新村。
甘坑村正和城市化“接轨”。
千年古村甘坑村要“变身”,非遗技艺传承遇“断层”——
位于布吉街道的甘坑村是一个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原村民老村落,过去是一座以“凉帽”出名的
-
用文化艺术构筑客家人的心灵家园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溢的“梦里客家”主题晚会,诠释着客家文化艺术节的主题:融汇世界的客家,展示客家的世界。洋溢着客家情怀的
-
《梦里客家》美如画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杨宏海
微雨初歇,夜幕降临,梅县曾宪梓体育场光如白昼,宽阔的舞台上空华灯溢彩,犹如浩浩银河中繁星点点。人山人海中,近两万个座位人头攒动、热气腾腾,一场《梦里客家》主题晚会在惊艳中拉开序幕。当绚烂的舞台上镭射出“梦里客家”四个字的时候,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梦和现实在这里交错穿梭,直到
-
梅州籍广州驻兴宁扶贫干部王晓燕荣获“羊城十大杰出女性” 客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记者罗娟娟
昨日,“羊城十大杰出女性”出炉,广州市司法局驻兴宁凉伞村扶贫干部王晓燕荣登“十杰”宝座,成为媒体追捧的焦点之一,并被誉为此届“十杰”中最外柔内刚的典型。这个从兴宁围龙屋走向大都市的客家女子,以她一直以来特立独行的方式,向人们诠释了一个既与众不同又一脉相承的“客家妇女”。
在广州
-
著名歌唱家阎维文在接受专访时指出客家山歌也是中国民歌——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阎维文在阴那山前留影。(高讯摄)
●本报记者李少凤
“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杆儿壮……”一首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小白杨》让大家想起了著名歌唱家阎维文,他那纯正透亮的音色、宽广如海的音域、流畅如泉的声音、淳朴真挚的情感,征服了许许多多的观众。23日至24日,阎维文带队来梅
-
30集史诗电视剧《永不褪色的家园》将荧屏再现治理水土流失“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核心提示:去年末、今年初,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对龙岩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两次做出重要批示,“长汀经验”成为全国治理水土流失的典型。日前,龙岩本土全国知名作家赖玉民与著名导演高伟宁强强联手,30集大型电视剧《永不褪色的家园》,由国家广电总局正式立项,将于9月开机,荧屏再现治理水土流失“长汀经验”。
-
了解客家文学的一扇窗口
-
作者:罗青山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家文学是中国地域文学的一朵奇葩,在中国文学的百花园中应该有一席之地。然而,由于梅州地处边远山区,文学园地较少,梅州作家尤其是本土作家的作品大都散见于全国各地的报刊、网络,如繁星点点,遍布天宇,难以展现其整体实力,形成集群效应,因而不能对梅州客家文学作出准确的定位和客观的评价。于是,便萌生了一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