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549)
报纸(418)
学位论文(241)
会议论文(25)
图书(16)
按栏目分组
期刊 (549)
报纸 (418)
学位论文 (241)
会议论文 (25)
图书 (16)
按年份分组
2014(607)
2013(110)
2012(111)
2011(115)
2010(83)
2008(56)
2007(34)
2006(35)
2005(9)
2000(1)
按来源分组
其它(243)
嘉应学院学报(21)
农业考古(6)
中国音乐(6)
牡丹江大学学报(3)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
客家(2)
艺术研究(1)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1)
人文研究期刊(1)
梅县客方言量词"只"与普通话量词"个"的比较
作者:王丽华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量词      泛化  比较 
描述:梅县客方言量词“只”和普通话量词“个”都是使用范围颇广、出现频率很高的量词,在口语交际中起着突出的作用。通过讨论梅县客方言量词“只”和普通话量词“个”的使用情况,对比“只”和“个”用法的异同,进而探讨两者泛化的背景和成因及其泛化现象,明确区分它们的使用条件。
梅县与兴国县传统客家山歌文化同源研究
作者:谢欢 阚蕾  期号:第8期 来源:西江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客家山歌  比较  同源 
描述:本文通过对梅县与兴国县在同一时期所呈现出的传统客家山歌音乐特点进行比较研究,总结这两个同源异地的传统音乐艺术形式之间的个性与共性,佐证其文化同源关系,进而以点触面,将其运用于整个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中.
近代广东侨乡民居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作者:郭焕宇  期号:第1期 来源:南方建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侨乡民居  广府  潮汕  客家  比较 
描述:待拓展,基于民系特征加强比较研究和跨学科综合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客家文化视野下张资平与李金发文学观的比较
作者:周晓平  期号:第6期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文学观  张资平与李金发  新视野  多元一体  比较 
描述:,这是二位作家文学观形成的内在原因及其相同相异的根本所在。
客家话的性质:兼论南方汉语方言的形成历史
作者:潘悟云  期号:第0期 来源:语言研究集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话  比较  遗传分析  南方方言  形成历史 
描述:本文通过客家话,特别是与客家话很接近的浙南畲话跟苗瑶语的比较,并参照客家人的遗传分析,论证客家话与苗瑶语之间的底层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汉语南方方言形成的一种新史观,认为大部分的南方汉语方言,最初是在南方原住民的语言基础上逐渐汉化形成的。
客家论述百花齐放
作者:张典婉  期号:第9期 来源:书香两岸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的经历,让他一手写诗一手论述,今年出版二本评论,焦点仍关注在客语诗歌文学论集。 杨国鑫是中学信息科系的老师,中兴大学哲学博士的经历,累积二十多年来研究客家学的成绩单,也在今年与客家歌手陈永淘等人组织民间版客家论坛——“詏馆”。
客家方言助词“倒/到”的语法功能及其来源
作者:李小华  期号:第3期 来源:龙岩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助词"倒/到"  语法功能  比较  来源 
描述:到”,但两者都来源于动词“到”的语法化.
筝统天下 风格各异——山东、河南、潮州、客家筝派演奏方法
作者:李庆丰  期号:第2期 来源: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山东筝派  河南筝派  潮州筝派  客家筝派  演奏方法  比较 
描述:个全方位的认识。文章希望通过对四个流派的演奏技法、变奏手法、板式(曲式)结构、韵色特点、同名异曲以及人文环境的比较分析,进一步阐述四个流派演奏中特点特色的音乐风格。
民国时期梅县地方文献中关于“客家”的论述
作者:夏远鸣  期号:第1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县  地方文献  客家 
描述:早在罗香林的《客家研究导论》发表之前,梅县地方小学的史地教材与一般的地方文献就开始从源流、风俗、语言等方面论述“客家”,从而使客家表述渐渐从知识分子层面向大众层面普及,这对后来关于客家的表述与客家意识的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
江西古村落的空问分析及旅游开发比较
作者:方志远 冯淑华  期号:第8期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江西省  古村落  空间分析  旅游开发比较 
描述:文章从旅游学的角度阐述了古村落的含义及其特点.并从流域、地貌、文化等方面分析了江西省古村落的空间分布状况,对江西省赣派、徽派及客家等三大类型古村落的旅游开发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论述了它们在旅游开发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针对开发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