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试论民俗旅游中文化差异对主客交往的影响——以永定客家土楼民
作者:高德兴 王琦  期号:第2期 来源: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俗旅游  文化差异  主客交往  土楼 
描述:文化差异对主客交往主要起促进作用。
“五色话”使用现状及其濒危的原因
作者:韦茂繁 韦树关  来源:中国首届人类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五色话  使用现状  汉语方言  壮语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  语言成分  民族语言  壮族  壮侗语  混合语  中间状态  一种语言  平话方言  民族成分  乐乡  客家方言  差异  北方方言  桂柳话  县志 
描述:话”并不是壮语,而是一种底层为壮侗语(如Da51“叉子”、mu31“手”、naml55“水”、ηa35“馋”、tap54“肝”、lyt35“血”等词都与壮侗语同源)、表层为汉语方言所大量覆盖的混合语。之所以称“五色话”,按当地的说法,是因为这种话夹杂了壮语、土拐话(汉语平话方言)、桂柳话(汉语北方方言)、麻盖话(汉语客家方言)等多种语言成分。冠以“五”,乃言其多也。作为一种民族语言,“五色话”正处在“民族语→混合语→汉语方言”转化的中间状态。
闽、客民间宗教差异探因
作者:郭志超  期号:第1-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宗教  福建省 
描述:闽、客民间宗教差异探因
客家教育的时空差异
作者:周雪香  期号:第6期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客家教育的时空差异
明清闽粤边客家地区人口向外流动的内部差异
作者:周雪香  期号:第2期 来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清时期  闽粤边客家地区  人口向外流动  内部差异 
描述:本文从人口向外流动的规模和区域分布,探讨闽西、粤东北两个地理单元之间及其内部不同县之间存在的差异,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
井冈山客话与永新赣语的语音差异
作者:龙安隆  期号:第2期 来源: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井冈山客话  永新赣语  语音差异  特色读音 
描述:客赣地点方言的区分,实践上尚有不够清晰之处。有学者把永新方言说成是客家方言,可是井冈山客话与永新赣语仅在语音上的差异,就足以说明二者的方言系属。井冈山与永新相邻,井冈山客话与永新赣语语音上的区分,对整个客赣方言语音上的区分具有典型意义。[著者文摘]
湖南传统民居地域审美文化差异研究
作者:文卷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湖南传统民居  建筑文化  建筑风格  审美价值差异 
描述:传统民居分为湘西、湘北、湘南三大地域,试图通过比较湘西、湘北和湘南传统民居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和建筑差异,发掘其内在的审美价值,并以此阐明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以此影响人们在现代化建设
广东典型地区骑楼立面差异及发展模式:以广州、开平、梅州、韶
作者:柯登证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骑楼  商业建筑  街道元素  地域文化 
描述:式、建筑材料、立面构图及组合类型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区 域对比的方式揭示各地骑楼立面形态差异并分析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在立面分类 评价的基础上,文章以立面属性作为切入点,结合其地域分布阐述立面类型与地
人格特质的文化和性别差异:对岭南客家籍大学生与潮汕、广府籍
作者:徐文明 罗苏梅  期号:第4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格特质  跨民系  客家青年 
描述:性青年表现出焦虑、抑郁、敏感多疑、脆弱性、同情心以及愤怒-敌意的人格特质,而男性却表现出热情、活跃、冒险精神以及缺乏同情心。研究发现,三大民系青年只是在某些特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并没有出现更多差异的人格特质,其主要原因在于共同儒家文化、文化融合以及青年教育一致。
粤北地区汉语方言概况
作者:林立芳 庄初升  期号:第2期 来源:方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粤北  客家方言  粤北土话  粤方言  西南官话 
描述:的共同特点和内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