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闽南畲族的闽南化:以福建诏安美营畲族村为例
-
作者:张小聪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畲族文化 闽南文化 福建 文化保护 市政协 研究者 民族村 漳州
-
描述:等地,雷姓主要分布在华安、平和、东山等地。闽南这些畲族目前的状况如何?受闽南文化的影响有多大?畲族文化的保护存在什么样的危机等现实问题,应引起畲族研究者们的高度关注。本文以福建最大的民族村诏安美营畲族村为例,通过对该村畲族文化的调查和挖掘,分析和探讨畲族闽南化的历史、现状,以及在畲族文化保护方面面临的困境。
-
清代成都东山苏氏家族经济考察
-
作者:胡开全
期号:第5期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动产和捐功名,并始终保持耕读传家的家族传统。
-
论畲族酒文化
-
作者:张白平
期号:第3期
来源:酿酒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畲族 酒文化
-
描述:畲族是生活于我国东南部发达或较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之一.畲族的生产及生活习俗都深受客家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畲族文化,酒文化是这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赣南畲族研究
-
作者:黄向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赣南 畲族 多源一体
-
描述:与鸟图腾族东夷有渊源关系;木鼓 的文化角色则表征着畲族的来源具有苗族成份。此外。汉族与瑶族也是畲族族源  
-
发展土家族医药的建议
-
作者:郭普东 栾明亮
期号:第2期
来源: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家族医药 现状与发展 建议
-
描述:家族医药形成了二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应用草药祛病疗疾,群众称之为草医。凡是外伤、骨折、疮疡、劳伤、吐血、妇女疾病等多用草药治疗;二是传统疗法。如针灸、放血、拔罐、烫熨、熏蒸、泥疗等。疗效确切的草药和简便有效的诸多治疗方法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土家医药学。目前土家族医学在原始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系统的理论,造福于土家儿女。
-
清代和民国时期畲族教育变迁史略
-
作者:黄新宪
期号:第3期
来源:教育评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清朝 民国时期 畲族教育 教育史
-
描述:清代和民国时期畲族教育变迁史略黄新宪畲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人口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等省的数十个县中。畲族有自己的语言,其内部使用的语言类似客家语,但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汉文在畲族地区广泛使用。清代和民国时期,在长期的生产...
-
陈宝箴家族分家文书解析
-
作者:刘经富
期号:第1期
来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陈宝箴家族 分家析产 成果影响
-
描述:民一跃而成为中国近世著名的文化世家之一。关书中关于子弟参加科举考试经费支持、物质奖励的条款,就成为这份文献最有价值的内容。耕读传家,累世书香,是这个家族留给后人的巨大精神财富。
-
家族祭祀制度中的女性——对桂东南客家家族某村落的考察
-
作者:项萌
期号:第5期
来源: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家族 祭祀制度 女性
-
描述: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以社会性别的角度切入家族这一社会组织民俗中,通过对桂东南一个客家家族的个案分析,探讨家族祭祀制度与女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家族祭祀体系中女性祖先的地位与男性祖先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传统的社会性别制度决定了血缘女性宗亲不可能获得与男性同等的地位。
-
试论湘西土家族哭嫁歌文化
-
作者:夏雨
期号:第33期
来源: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家族 哭嫁歌 结构特点 社会价值
-
描述:家"。由于他们长期与汉族人混居在一起,受汉族文化的,陶,因此逐渐形成了风格独特而又多元化的文化艺术。虽然其古风旧俗和民间文化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消退,存在慢慢被人们所遗忘的趋势,但是,在很多书籍或文献资料中仍可见到关于土家族婚俗礼仪活动方面的记载。"哭嫁歌"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种艺术形态,本文就将从几方面浅谈湘西土家族的哭嫁歌文化。
-
明清以来畲族汉化的两种典型
-
作者:谢重光
期号:第11期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族互动 畲族 客家 福佬
-
描述:,离开山区,住进城邑,告别了耕山种畲的生活,成为讲究礼乐教化的官宦人家或书香人家,因而走上了彻底汉化的道路。由于他们是通过福佬文化的中介接受汉文化的,所以他们汉化后演变成了福佬人———这是畲族汉化的又一种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