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苗栗客家火旁龍之研究
-
作者:吳之惠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苗栗 客家 火旁龍
-
描述:苗栗。在台灣最早可追溯到頭屋新光織布廠的火旁龍過程。四、苗栗客家火旁龍,包括:糊龍、祥龍點睛、迎龍、跈龍、火旁龍,以及化龍返天等六大主題。五、苗栗客家火旁龍包含了文化傳承、感恩祈福、身體活動、團結凝聚
-
印度尼西亚华语平面媒体特色词语初探
-
作者:黄年丰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华语 特色词语 印尼
-
描述:异词、文言词和旧词、方言词以及其它无法归类的词语等6类进行详细的分析。 然后探索印尼华语平面媒体特色词汇的形成原因:受印尼当地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受古代汉语的影响:受闽
-
龙川县客家话的[K-VP]问句——兼论粤赣地区该句型的分布
-
作者:邓丽君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龙川县 客家话 句法 语用描写 汉语方言 方言语法
-
描述:方言区,即没有[VP-neg-VP]型问句与之共存,所以对龙川话里这一问句形式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意义。我们将龙川(登云)话中的[K-VP]分成“阿VP”和“阿是VP”两种类型,从句法和语用的角度对它们
-
博罗畲语里汉语借词研究
-
作者:甘春妍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畲族 少数民族语言 汉语 借词 客家话
-
描述:畲族和汉族人民从古至今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接触,尤其是和汉族客家人的关系,一直是历史学家、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们共同关注的焦点。由于畲族人民长期和汉族人民杂居生活,因此畲语里保存了大量的汉语借词,这些汉语借词的分布情况如何,分别是来自哪些汉语方言的借词,反映了怎... >> 详细
-
台湾现代文学史稿(1923-1949)
-
作者:李诠林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语言转换 台湾现代文学史 边缘书写 文化隐喻 中华文化持守
-
描述:三个论述角度与层次。 文学外围的社会制度等文学的周边文化关系和外围书写(如流散写作)是台湾现代文学史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映摄着台湾现代文学的中华文化意涵。 文学内部的边缘书写(如女性文学、地下写作、民间写作等)、语言转换(如中——日文间的转换、文言——国语间的转换、方言——文言及方言...
-
游客青睐客家美食
-
作者:赖容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烧大块’肥而不腻,真好吃。”“豆腐饺鲜嫩可口,也十分不错。”昨日中午,在长汀客家宾馆,一伙来自北京的游客在用餐时,对品质纯真、样式多样、味道鲜美的客家风味美食赞不绝口。
长汀是客家美食的发祥地,源远流长,内涵丰富。长汀美食独采各方之精华,打 造出数百种美味佳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客家美食文化
-
龙潭寺客家话语音研究
-
作者:王庆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龙潭寺 客家话 成都话 语音 影响 方言岛
-
描述::“突变型”和“渐变型”;从音节结构来看,声母受影响最大,韵母次之,声调稍小;龙潭寺客家人的祖先主要来自粤东五华、兴宁等地;方言岛形成需要四个条件:1、较封闭、稳定的社群。2、较强的群体意识。3、语言习惯。4、有较大的方言差异。
-
田林宁都客家话比较研究
-
作者:黄小平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田林 高龙 宁都 客家话 比较
-
描述:。 第二章 田林宁都客家话音韵系统。简单介绍了田林宁都客家话声、韵、调系统。 第三章 田林宁都客家话词汇比较。包括田林宁都客家话词汇比较和田林宁都客家话方言词考释。 第四章 田林宁都客家话
-
话说客家石桅杆
-
作者:周继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在客家上杭县庐丰横岗村的肖屋祠堂门前,立着一根石桅杆,其顶部为一瓜状石雕,当地人称为“官翎子”。在桅杆三分之二高处,有一四方石斗,因杆部为上细下粗的圆柱体,所以石斗穿杆而不下,底部桅基是四方形,正面刻有“××××进士肖钦立”,“×”是看不清的字。远眺桅杆犹如一官人头戴花翎 ,身着官带,有些目中无人
-
《客家研究文丛·客家与梅州书系》出炉
-
作者:郑丽虹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日前,深圳市文联客家研究室参与编纂的一套客家文化丛书——《客家研究文丛·客家与梅州书系》正式出版,有关专家学者认为,该书系的出版将会引发“客家学”研究的新一轮热潮。$$客家文化,与广府、潮汕文化一道,共同托举了整个广东文化的大鼎。而专家学者们认为,客家文化固然是广东文化或岭南文化中的一部分,但二者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