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13)
期刊(105)
学位论文(21)
视频(3)
图书(2)
按栏目分组
报纸 (413)
期刊 (105)
学位论文 (21)
视频 (3)
图书 (2)
按年份分组
2015(3)
2014(154)
2013(86)
2012(107)
2011(75)
2010(43)
2009(31)
2007(6)
2004(4)
2000(1)
按来源分组
赣南日报(36)
闽西日报(30)
其它(25)
澳门日报(14)
福建日报(8)
客家研究辑刊(4)
南方文坛(2)
科技信息·探索与发现(1)
上海调味品(1)
装饰(1)
客家蛋皮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钟明山 从我们的客家祖先起,代代相传,都爱吃蛋皮。 这蛋皮的制作,看似简单,实则不易。首先,得调好原料:取鲜鸡蛋数枚,去壳,红薯粉适量,加上食盐、味精少许,用器皿装好,以清水调成糊状。然后生火热锅,待锅底发烫时,再下食油,在锅的底部凹处均匀地洒上油后,乘着火势,就可用勺子将调制好的原料顺着
让客家米酒香飘四海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范绞金特约记者蓝玉林 糯米经浸泡、蒸煮、拌曲、发酵、蒸馏,窖藏3年后灌装上市,这是记者日前在寻乌县丹溪乡岑峰酒厂看到的客家米酒生产过程。岑峰酒厂坐落在绿水青山中,空气中偶尔飘着一股醇厚的酒香…… “去年投资1800多万元建新厂房,引进先进酿酒生产线,集原料处理、发酵、糖化、蒸馏、老熟、调味、窖藏
梅州客家风情的梦里桃源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平远五指山栈道奇秀险峻。 客天下景点迎天下客。(资料图片) 雁南飞景点绿意盎然。 雁鸣湖旅游度假村风光秀丽。(资料图片) 记者许军 彭雪英文/图 宋代大诗人杨万里曾咏:“一路谁栽十里梅,下临溪水恰齐开。此行便是无官事,只为梅花也合来。”这景致秀美之地,便是以梅花为名的田园
千底鞋穿出的客家年味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欧阳国 “做双布鞋千万针,缝缝密密真苦心,出哩几多手指血,拗断几多绣花针。”这首《做双布鞋难打难》的客家山歌道出了客家妇女纳千底鞋的艰辛。“过新年,穿新鞋。”说的是我们客家人新年穿上新纳的千底鞋。过去,在我们村子里,无论是上了年纪的老奶奶,还是结婚生子的婶子们,甚至是还没出嫁的姑娘都会纳千底鞋,
客家人的祠堂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邱金湟 据历史记载,具有地方民俗文化特色的祠堂,远在几千年前的夏商周时期便开始萌芽,到宋代才形成较完备的体系,明、清时才发展到高峰。客家人迁徙到南方定居后,在居室方面,不但创建了集宜居与安全于一体的客家围屋,而且继承和发展了祠堂的构筑艺术。从遍布城乡的大小祠堂便可知道,结构宏伟、工艺精美,大多
梦里莲乡 客家仙境——石城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七彩温泉 源头漂流人气旺 灯彩亭夜景 秀美乡村 大畲客家民居南庐屋 朝晖中的客家公园 古塔辉映 熊益康 陈小强 特约记者赖於艳/文 巍巍武夷峰峦叠翠,千里赣江奔腾不息。有“中国靓丽莲乡”美誉的石城县,就坐落在赣江源头的青山绿水之中。这里千峦竞秀,百舸争流;风光旖旎,美
客家人,我们共同的名字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寻根谒祖,千里还乡。8月14日上午9时,位于赣县的江西客家博物院迎来了上百名来自台湾的客属宗亲。 尽管云天低,雨滴飘洒,但未能挡住他们在“客家摇篮”赣州祭祖的热情。 赣州是台湾客家乡亲的原乡
客家人的服饰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邱金湟邱育斌 客家是中国汉民族的一个庞大的民系共同体。长久以来形成的客家文化,虽然仍源于中原文化,但又与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相融合,形成了客家人自己的特色。从客家服饰来讲,就可见一斑。 客家衣着讲究朴素实用,宽敞简便。在色调方面,喜欢素色,以蓝、黑、灰、白色为主,除少数妇女有镶边衣着外,很少
味美香浓客家娘酒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陈乐秋 客家娘酒在客家地方也叫老酒、黄酒、据说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与赣南的糯米水酒异曲同工,但却有着不同的独特底蕴。上犹县营前镇客家娘酒呈乳白色,浓得用筷子一粘,可以拉出丝来,喝上一口,味美香浓,直透心头。《幼学琼林》中记载:“其味香芬甜美,色泽温赤,饮之通天地之灵气,活经络之神脉,尤适健身养颜
定南老城:见证400余年客家文化的传奇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谢志诚 罗庆谷 文/图 编者按: 赣州历史文化悠久,拥有许多盛名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古城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城市的发展,如何将城市建设与古城历史文化保护和发展有机结合,给人们提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为了唤醒大家对古城的保护意识,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