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筝的历史发展与变迁
-
作者:王冠
期号:第6期
来源:音乐大观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筝 历史 发展 变迁
-
描述:秦筝传入中原,赵、郑、楚、吴相继流行,后来随着客家人的三次大迁陟,筝又传至闽、粤。流传至各地的筝乐,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民俗、方言等因素长期的影响,并与当地民间音乐互相吸收融合,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格。除了在地域上的传播不断扩大,它本身的外形与制作在我国古代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中。
-
城市化进程中的宗族变迁——以深圳龙西客家社区为例
-
作者:田阡 孙箫韵
期号:第2期
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宗族 城市化 变迁
-
描述:本文结合珠江三角洲农村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和影响,在充分考察深圳市龙城街道龙西客家社区的城市化进程及其宗族状况的基础上,着重从宗族的习俗调整、宗族的聚居格局、宗族的经济基础和宗族的权威体系等几个方面,探讨宗族在城市化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并据此对现代化理论关于传统与现代相对立的理念进行反思。
-
从客家变迁中的体育文化发展趋势看传承机制构建:以“客都”梅
-
作者:李文
期号:第3期
来源:四川体育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都 变迁 体育文化 传承机制
-
描述:性,利于构建客家体育文化传承机制。
-
台湾客家饮食变迁的文化离散与融合
-
作者:范增平
期号:第6期
来源: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 客家人 饮食文化 变迁 融合
-
描述:的客家族群出现相当多元而异质的饮食文化特色。
-
客家文化中心转移变迁说
-
作者:吴永章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中心转移 变迁 文化中心 不可分割
-
描述:客家文化在各地的发展虽不尽平衡,在各个历史时期其文化中心也不断推移,但作为一个整体,则彼此存在互相吸引、影响和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第一段]
-
明清时期赣南经济作物的推广种植与生态环境的变迁探析
-
作者:李晓方
期号:第4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推广种植 经济作物 赣南地区 生态环境 明清时期 变迁 区域经济
-
描述:明清时期,各种经济作物的种植伴随着闽粤移民推广到了赣南地区。对这一历史现象,学界有所关注,但多集中在它对区域经济产生的积极作用上,而普遍忽视了其消极影响。有基于此,本文拟就经济作物的推广种植及赣南生态环境的变迁关系试作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
传统与变迁:赣南客家家法族规的地域性分析
-
作者:谢庐明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传统 变迁 赣南客家 家法族规 地域性
-
描述:文化的价值取向。因此应认真研究发掘,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之与现代社会调适,并服务于现代社会。
-
改革开放以来赣南乡村家庭伦理的变迁及其原因探析
-
作者:谢正钱 贺新春
期号:第4期
来源: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改革开放 赣南 乡村家庭伦理 变迁 原因
-
描述:赣南作为客家的主要聚集地,虽然地处偏远山区,但自改革开放以来赣南乡村家庭伦理在社会转型中也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这既有纵向的孝亲伦理和慈父伦理的变化,也有横向的夫妻伦理和兄弟姐妹伦理的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是复杂的也是动态的,但归结起来无非经济、政治与文化三个方面。
-
客家茶亭文化刍论
-
作者:王天鹏
期号:第2期
来源: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茶亭 文化 变迁
-
描述:茶亭文化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客家茶亭文化异常繁荣的原因在于受客家人的迁徙历程、客家地区的自然环境、客家人的精神性格等因素的影响。客家茶亭文化的内涵主要表现在茶文化、建筑文化、楹联文化、题壁文化、山歌文化、组织文化等方面。自现代社会转型时期以降,客家茶亭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迁。
-
《天朝田亩制度》“田政”考辨
-
作者:王明前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国农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太平天国 《天朝田亩制度》 “田政” 均田制 “反动性”说
-
描述:,因此不该被视为是“反动性”的。《制度》未能实施,与太平天国政治的客家渊源相关。太平天圆政权的贡役制性质,使之无法满足《制度》之平等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