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264)
报纸(178)
视频(94)
学位论文(67)
图书(13)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期刊 (264)
报纸 (178)
视频 (94)
学位论文 (67)
图书 (13)
会议论文 (1)
按年份分组
2015(95)
2014(311)
2013(41)
2012(47)
2011(41)
2010(29)
2007(9)
2005(2)
1992(1)
按来源分组
其它(165)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4)
写作(4)
读写算(教研版)(3)
闽台文化研究(1)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1)
开心(素质教育)(1)
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1)
课外阅读(中旬)(1)
广东教育(综合版)(1)
读你,如读客家情愫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钟新红 李坊洪,过去曾看过他许多文章,却一直未曾谋面,仅知道他文章的经纬脉络透着对赣南客家人的一种深深的爱。后来认识了、接触了,方知其人,发现他对生活充满乐观、充满好奇,对事业充满热情、充满畅想。他身上流露出的客家情愫,一丝丝、一缕缕,如乡野炊烟,如江边晨雾,很是迷人。 行走山水 激扬文字 采撷民
传承客家山歌的少儿合唱团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客家山歌是用客家方言吟唱的山歌,它继承了《诗经》中的传统风格,受到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重大影响,同时又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久唱不衰。在日益城市化的龙岗,一所小学的歌唱团将悠久的客家山歌与现代儿童歌曲相结合,既在少年儿童中普及了声乐知识,又让年轻一代感受到了客家山歌
客家梅州地区书院发展研究
作者:李惠芳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广东省  梅州市  书院 
描述:及留存情况;总结了梅州地区书院的类型和教学内容,经费来源及管理;分析客家梅州地区教育发达的原因,并对书院教育对今天客家地区教育事业的影响与启示作了论述。
许嘉璐昨天下午抵台:除参加两岸客家论坛外,还将会连战、吴伯
作者:暂无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据台湾“中央社”21日报道新任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语言学家许嘉璐今天下午搭机抵台,随后即参加第三届两岸客家高峰论坛综合座谈会,并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许嘉璐这一次是应邀来台参加第三届两岸客家高峰论坛。他下午搭机抵台时说,盼了很久终于来到台湾,感觉很亲切,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他并说,语言太受拘束
陈菊芬:与客家山歌结下不解之缘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陈菊芬是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音乐系的声乐教师,但在许多喜欢客家山歌的人的心目中,她却是一颗璀璨的明星。她把客家山歌从家乡唱到省城,又从省城唱到省外,唱到南洋岛国新加坡。由她演唱的客家山歌CD专辑,不但得到众多歌迷喜欢,而且被海峡两岸许多电台、电视台热播。熟悉她的人们多亲切地称她为“菊子”,而喜欢她的歌的
许嘉璐赴台参会 前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参加两岸客家高峰论坛,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踏上宝岛,有如进家门的感觉。目前两岸尚有不畅之处,但有了开始,何愁未来。” “客家人的精神,对思考世界明天的政治家是可贵的参考。” ———许嘉璐 本报讯(驻京记者韩福东)昨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前副委员长许嘉璐抵达台北,参加“第三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闭幕式。这是首位退休的国家领导人
许嘉璐赴台参会 前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参加两岸客家高峰论坛,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踏上宝岛,有如进家门的感觉。目前两岸尚有不畅之处,但有了开始,何愁未来。” “客家人的精神,对思考世界明天的政治家是可贵的参考。” ———许嘉璐 本报讯(驻京记者韩福东)昨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前副委员长许嘉璐抵达台北,参加“第三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闭幕式。这是首位退休的国家领导人
龙南:客家民俗文物重现光芒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袁涛特约记者傅亮 最近,在龙南出现这么一种文化现象:该县的各式客家民俗物件被一一请进了公共展览厅、陈列室、博物馆,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客争相一睹“芳容”—— 调查:民间宝贝知多少? 龙南县是典型的客家人聚居地,除了拥有全国最多的客家围屋,还有千百年积累下来的客家民俗用品,这些有形的物质符号承载着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