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225)
期刊(948)
学位论文(662)
会议论文(78)
视频(30)
图书(18)
按栏目分组
报纸 (2225)
期刊 (948)
学位论文 (662)
会议论文 (78)
视频 (30)
图书 (18)
按年份分组
2015(30)
2014(1354)
2013(453)
2012(491)
2011(443)
2010(464)
2009(219)
2008(196)
2007(114)
2004(42)
按来源分组
赣南日报(181)
三明日报(114)
客家研究辑刊(81)
赣州晚报(63)
客家文博(20)
龙岩学院学报(9)
岭南文史(2)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
中国消防(1)
安徽建筑(1)
客家民俗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期点评人:胡怀军(本报图片总监) 许多古老的仪式在这片土地上日复一日上演,仿佛从来不曾远离。走进赣南,就是走进一座没有围墙的客家民俗博物馆。 真正的客家民俗存在于广袤的乡村和田野,存在于客家人的四时农事和日常起居之中。拍摄客家民俗,需要深入这些原生态的生产生活环境,表现民俗事相与自然山川、天
万元大奖征集客家民俗风情照片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李海兰、记者李传材报道:2月6日,第二届“五龙客家风情园”杯赣州客家民俗风情摄影大赛,在我市众多影友的期盼下拉开大幕。当日,大赛组委会在五龙客家风情园举行了本次大赛的启动仪式并进行民俗表演,以特等奖1万元的奖金征集五龙客家风情园和赣南客家民俗风情照片。 为了更好地展示赣南客家民俗风情和赣州市五
客家大道人行道负担好重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赣州市王先生来电:人行道本来是让市民行走的,但近来在赣州市客家大道两旁的人行道往往被汽车销售商和其他商贩挪作他用,造成市民行走不畅,路面石板破损,附近居民对此很有意见。 近日晚7时许,记者来到客家大道了解情况。虽然天色已晚,但客家大道两旁的人行道上仍整齐摆放着不少汽车,多数是临街汽车销售商及二手汽车
陶晓俊和客家服饰“大观园”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记者谢东琳 10月13日,撩开密密如织的雨帘,记者踏进赣南师院客家文物博物馆的大门,不禁惊呆了。虽然,在2004年第十九届世客会时就对陶晓俊馆长收藏大量客家文物已有耳闻,但没想到他的藏品竟然如此之丰、之精,七大系列品种如此齐全,令人目不暇接。行走其间,如同穿越时空走进了客家人文精粹的“大观园”。
我市举办客家文化知识讲座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郭赣灵 记者刘念海) 为普及客家文化知识,激发人们学习、了解和传承赣南客家文化的热情,赣南客家文化知识讲座于4月12日至13日在赣州市五龙客家风情园举办。来自各县(市、区)客家文化联谊会的会员共计120人参加了这次学习活动。 由赣州客家联谊会组织的这次讲座分8个专题,以讲座的形式展开,主要
《客家志》编撰工作将启动赣州客家联谊会加大对民间文书的整理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记者刘念海 刘航) 7月25日,记者从赣州客家联谊会获悉,该会在今年上半年获得两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基础上,获批编撰《江西省志·客家志》。 据了解,今年下半年起,赣州客家联谊会将全面展开江西省各客家县市及全国其他有客家人分布的地区调查,用5年时间形成80万字以上的正稿及100万字以上
大运文化园将上演“客家情韵” 60名演员演绎15个赣南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 (记者李丽 实习生陈奕霖) 8月11日,记者从赣南采茶歌舞剧院了解到,应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组委会邀请,该剧院将于8月15日晚在深圳龙岗大运文化园举行“客家情韵”专场文艺晚会,为大学生运动员送上精彩的客家歌舞节目表演。 为备战大运文化园“客家情韵”专场演出,赣南采茶歌舞剧院组
《八子参军》:客家风情的艺术集成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记者刘青 特约记者欧艳芬 激越的唢呐声破空而来,大幕在《十月怀胎歌》的“孕”舞中轻轻拉开。“公婆吹”、做肚兜、纳鞋底、送郎调,矮子步……在《八子参军》中,每一个场景、每一个曲调都是那样熟悉和亲切,《八子参军》可谓客家风情在舞台上的艺术集成。 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薛若琳评价道:“《八子参军》
走近赣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报道之五 于都“茶篮灯”:独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谢慧 段观连 记者钟蕾 “十二月倒茶过大江,脚踏船头忙忙走。脚踏船头走忙忙,买了细茶转家乡。十一月倒茶雪花飞,雪花飞飞飘郎衣。郎在路上做官转,妹在家中等郎归……”随着一阵甜美嘹亮的歌声,七八个身穿彩服、腰系彩带、手持纸扇、肩挑茶篮的男女踏着轻快的步伐翩翩舞起。轻松灵动的舞步,伴着二胡、唢呐、锣
赣南采茶戏客家艺术一枝花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记者谢东琳 采茶戏给赣南人民留下了许多深刻和美好的回忆。这个在赣南大地上土生土长的民间戏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称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客家艺术中最绚丽的一朵奇葩”、“客家艺术一枝花”,它依然在江西及周边省市的剧院、庙宇、宗祠、乡间上演,为客家人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