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花灯话田村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关照 赣县田村是个客家古村,也是江南久负盛名的“灯彩之乡”。田村的花灯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自唐代传入至今已有1300多年,最早传入的只有五彩灯笼、宫灯、走马灯几个品种,后来逐步发展有花篮灯、风景人物故事灯、宝盖灯、牌楼灯、龟纹灯、麒麟灯、狮灯、象灯、云灯、莲灯、架花灯等25个品种。鼎盛时期,田村的
-
赣南客家婚俗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代表性的客家婚俗而言,其程序主要有:相亲、送庚帖、定婚、睄节、报日子、迎亲。
一、相亲
相亲,亦称“提
-
客家农耕礼俗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谢文娟
客家农耕礼俗起源甚早,它形成于客家地区贫穷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它是客家人的一种精神追求和心理愿望,同时也体现了客家人勤劳、善良、虔诚、朴实的民风民俗。随着人们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不断尝试和创新,客家地区形成了以下各种形式的农耕文化礼俗。
打禾秧礼俗
在客家农村,每年清明前就会进行早
-
驿道悠悠话古今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杨村坊式亭。 温礼明 摄
秋溪老街古驿道。温礼明 摄
李方圆 特约记者赖於艳
阳春时节,细雨蒙蒙,撑一把油纸伞,徜徉在琴江河畔被学者称为“客家驿道”的石城县通往旧汀州府宁化县石壁镇的古驿道上,光亮圆润的鹅卵石、泛着青苔的古城墙、微微翘起的马头墙构成了一幅古朴淡雅的水彩画。
顺着
-
樱花为媒游客踏青寻春 2011年中国(赣州)客家生态文化旅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3月30日,2011年中国(赣州)客家生态文化旅游节暨赣县樱花节开幕式在赣县客家文化城举行。图为客家民俗踩街表演。
邱日来 记者何敏 见习记者吴书梅 摄
□刘世平 记者杨怿华 特约记者
-
独具风味的赣南客家美食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作者简介:
杨遵贤,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江西作家协会、赣南客家联谊会会员。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计400万字。
多年从事客家文化研究,发表了《崇尚教育,赣南客家传统的文化观》《赣南古代的旅游文化》《形式各样的赣南民居》《从谱牒看客家先民的迁徙轨迹》等论文百余篇。
赣南客家饮食具有深
-
龙南杨村:客家山村古韵浓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造型独特的石拱廊桥——太平桥。记者许军摄
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及“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名单的燕翼围。记者许军摄
端午节期间的池塘龙舟赛,吸引着八方来客。杨炜摄
傅亮记者许军
在钢筋水泥的现代城市里住久了,如果想要找一处风景、风俗与风情俱佳的乡村去走走,怀古思悠,放飞心灵,
-
客家旅游 生态特色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朱建华记者陈济才任继众
6月22日,赣县城南新区、贡水之滨,赣南客家名人公园里,一群来自赣州城区的中学生正在老师的指导下认识客家名人。
2010年是赣县的客家生态旅游年,桃花节、樱花节、杨梅节,节事连连,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赏玩。今年1月至5月,来赣南客家名人公园接受教育或旅游的游客超过20万人次
-
中村傩戏:客家民俗“活化石”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朱新民 具有悠久历史的宁都县黄石镇中村,至今还保留着一项在赣南独一无二的民间习俗,这就是被史学界称为“古老民俗文化活化石”,被艺术界称为“戏曲活化石”的中村傩戏。为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日前,笔者与钟情于民俗摄影的宁都县供电公司党委书记张志勇结伴,走进中村。 走进中村 赣南傩舞的发祥地中村,位于琴江、
-
流淌在血脉中的客家符号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尽管,迁徙是客家民系形成的最重要原因,但在迁徙中,总有一些东西让客家人坚守,成为流淌在血脉中永恒的符号。
祠堂
赣、闽、粤相交的青山绿水间,是客家的主要分布区。走进这里的每一个村镇,可以看到一座座雕梁画栋的祠堂,它们虽然因岁月的冲刷有的破损或斑驳,像老人倔立在风中,但从它们建筑的精美,我们仍能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