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州客家民居建筑考察
-
作者:曾翠琼
期号:第15期
来源: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民居 风格
-
描述:客家民居建筑的风格和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和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变化,梅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加上来自国内外多种文化的相互碰撞、相互融合,不但造就了客家人独特的风俗人情,更影响了客家民居建筑的风格形式.
-
新春话年画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松源镇蔡蒙吉故居门神画,据考是迄今可看到的最古老的“门神画”
梅县知名艺人侯文发的民族英雄系列年画之《岳飞》
【习俗】
●徐建文
新春年画,最早的名称叫“门画”。两宋时期称作“纸画”,明代叫“画贴”,清代道光年间始称为“年画”。张贴年画,源于先秦两汉自然崇拜和神袛信仰的祭
-
从客家山歌看客家女人的精神个性
-
作者:黄晓云
期号:第11期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客家女人 精神个性
-
描述: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中极富特色的一部分,内容丰富多彩、情深意切,反映了客家人的风土民情,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其中反映客家女人劳动生活、思想品格的内容占有较大比例。本文拟对客家山歌中客家女人的精神个性进行探讨,以期深化对客家山歌的阐释。
-
论赣南旅游开发中地域民俗文化创意品牌的塑造
-
作者:吴宏敏 吴惟
期号:第11期
来源:美术大观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俗文化 赣南采茶戏 文化旅游资源 客家文化 客家民俗 旅游开发 民俗活动 旅游者 客家人 旅游资源开发
-
描述:赣南的民俗文化是赣南地区和悠久历史文化的积淀,蕴涵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其民俗文化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从某种程度上讲,民俗旅游是一种体验旅游。旅游者通过民俗活动,可体验当地民众生活,体会到当地的
-
旧话重提 旧瓶新酒:梅州广电集团化改革的愿景与破局
-
作者:温建营
期号:第3期
来源:南方电视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集团化 广电集团 客家文化 大发展 改革过程 电视媒体 新酒 城市 市场化运作 传媒集团
-
描述:陷低迷——旧瓶需装新酒美国学者罗伯特·皮卡特曾提出一个电视媒体经常面临的"下降螺旋",即"因为没有好的内容资源和渠道,而导致收视份额下降,随之而来的是广告收入的下滑,由此进一步削弱获得优质内容和渠道资源的能力。"这一"下降螺旋"正是全国不少城市广电媒体发展面临的困局。受制于城市媒体发展的天然天花板
-
从谚语看客家的传统家庭教育
-
作者:温珍琴
期号:第10期
来源: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谚语 客家 传统 家庭教育
-
描述:客家谚语内容丰富,这些谚语里包含了许多客家教育思想和方法,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挖掘传统的客家教育资源,也能为教育的现代化服务。客家家庭教育的内容主要涉及读书、做人、做事、品行等方面,在教育方法上重视早期家庭教育、重视言传身教教育、重视榜样的作用等。当然客家的传统家庭教育也有明显的弊端,值得我们反思。
-
管中窥豹,略见一斑:从汉代铜镜铭文看当时社会
-
作者:张亮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铜镜 汉代 社会思想意识
-
描述:铜镜是我国古代青铜器中的重要艺术类别,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到汉代已经达到顶峰,汉代铜镜装饰内容繁复,铭文成为镜背上主要的装饰手段之一。汉代铜镜铭文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思想意识留下了很好的史料。本文拟从分析汉代铜镜铭文入手,结合文献资料,探析汉代社会的思想意识。
-
《客家传统社会》(全二册)
-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书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传统 宗族社会 客家文化 客家地区 宗教信仰 文化风俗 汉学界 资料性
-
描述:客家文化广为国际汉学界关注,本书是在《客家传统社会丛书》18册的基础上精选整理而成,内容涉及闽粤赣客家地区的历史经济、宗族社会、宗教信仰、文化风俗、岁时节令等方方面面。本书文章的作者大多是客家当地的亲历者,书中内容丰富生动,资料性强。[第一段]
-
略论闽西客家语歌曲的艺术特征
-
作者:廖旭华
期号:第10期
来源:艺术教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西 客家语歌曲 艺术特征
-
描述:文章尝试从历史的角度入手,分别对闽西客家语歌曲形成的地理特征以及歌词内容、音调节奏、风俗乐等进行分析、阐述,使这一研究更具系统性、专业性和准确性。
-
田野调查视野下的客家妇女:以闽西武北村落为例
-
作者:刘大可
期号:第6期
来源:东南学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妇女 社会角色 社会生活 闽西武北村落
-
描述:一面;既贯穿了精英意识和儒家伦理道德的内容,又存在着制度条文和实际生活相悖离的现象。在客家妇女研究中,田野调查与文献资料的结合,才能比较真实、客观、全面地反映客家妇女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