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宗族文化与村民自治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钟雄浩
宗族文化是客家人的精神支柱,它具有无穷的力量。客家先民之所以能够经受住无数的艰辛和磨难,最终到达闽粤赣三角地带,并建立起新的家园,所凭藉的最主要是宗族的组织与力量。这种没有政府支持、完全是民间自发、为生存而长期辗转的迁徙,如果没有宗族的组织、没有集体的团结力量与相互扶持,是不可想象的。
-
发挥客家文化优势 打造“文化中都”品牌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 黄荣太
自古以来,中都人杰地灵,文风鼎盛。宋代以降,弹丸之地竟有翰林2人,进士7人,举人62人。著名爱国诗人刘坊、丘逢甲都曾在中都兴办学堂。文人学士各领风骚,涌现了大量名作,如丘嘉穗的《东山草堂诗集》、《东山草堂文集》书目列入《四库全书》。
“十一五”期间,中都镇在推动社会经济事业发展
-
欲替山歌作郑笺《博罗客家山歌集》站在南方民歌高度观照博罗客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在惠州形态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客家山歌这种带有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一直根植于惠州客家人居住的山村。千年古邑博罗,是惠州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千百年来,客家山歌在这里经久传唱、长盛不衰。在杨村、柏塘等地,一直都有一年一度的对歌习俗。
系统介绍博罗客家山歌形成和发展
近日,由广
-
到鹤湖新居欣赏客家民俗风貌
-
作者:刘颖陈武远张奕雄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龙岗街道党工委书记杨小明和其他领导视察第七届文博会活动点鹤湖新居。
鹤湖新居客家民俗博物馆位于龙岗区龙岗街道,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客家方形城堡式围楼之一,是最能体现深圳客家本土特色文化的古建筑群,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2011年第七届“文博会”在深圳举行,作为文博会的活动点,鹤湖
-
八旬老翁创客家山歌教育下一代他的客家山歌集——《徐平民歌集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闲时,徐平老人和妻子在家里聊天,日子过得简单而快乐。东江时报记者黄尉宏 摄
■东江时报记者黄尉宏
在惠阳区淡水曲岭窝,住着一位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已20多年的老人徐平,打起快板唱客家山歌是他乐享晚年的最大爱好。他今年83岁了,20多年来自创了近百首客家山歌,内容多是爱国题材和惠阳20多
-
客家文化与社会矛盾疏导机制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廖传宝
当今世界,经济上激烈的竞争,其实质是文化的竞争,即知识、哲学、价值体系上的竞争。在“全力加快绿色的经济崛起,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新梅州”的实践中,如何继承和发扬客家文化的优秀成果,并为创新社会管理注入活力,使之转化为创新社会管理的机制“沃土”和精神动力,是我们作为客家人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必
-
福建永定“文化强县”客家土楼神韵舞
-
作者:暂无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6日,由文化部与福建省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歌剧节,在福州拉开帷幕。当晚的开幕式演出是福建省首部原创歌剧《土楼》。
歌剧《土楼》只是近年来永定县灿若繁星的“土楼”文化精品中一枝报春花。从前几年荣获首届中国音乐奖最高奖——“金钟奖”的大型交响乐《土楼回响》,到今年初的大型客家风情歌舞集《土楼神韵》,
-
世遗客家土楼成为文化发展的不竭源泉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新华社福州10月8日专电 (记者 巫奕龙) 今年8月下旬,取材于世界文化遗产永定客家土楼的福建省首部原创歌剧《土楼》在福建大剧院连演4场,轰动榕城。今年11月,《土楼》将代表福建参加首届中国歌剧节展演,明年4月将参加国家大剧院“全国歌剧新春季”展演。
歌剧《土楼》是在永定客家土楼的“肥田沃土”
-
投3000万元打造客家文化展示园区 大万世居新妆亮相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大万世居作为第七届文博会重点活动场所和大运会参观点,倾力打造一台客家民俗风情展示、一台文艺精品展演。图为《客行天下》大型文艺演出在大万世居彩排现场。
▲市民参观大万世居。
▲曾氏后人在大万世居宗圣曾子像前舞起麒麟。
深圳商报记者 潘 咏 通讯员 肖海强 张伙生
就在今天,只要来到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