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151)
期刊(1856)
学位论文(410)
图书(105)
会议论文(53)
视频(38)
按栏目分组
报纸 (2151)
期刊 (1856)
学位论文 (410)
图书 (105)
会议论文 (53)
视频 (38)
按年份分组
2015(41)
2014(2159)
2013(439)
2012(497)
2011(502)
2010(362)
2009(183)
2007(99)
1999(4)
1998(3)
按来源分组
其它(505)
客家研究辑刊(101)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
美术教育研究(2)
经济展望(1)
台湾人类学刊(1)
心理研究(1)
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1)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发展(1)
历史地理学视野下的客家研究
作者:郭姝伶  期号:第3期 来源:中国城市经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地理学  客家  区域研究 
描述:客家学是学术领域中的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学科,其研究需要借鉴社会与人文学科的成果、视角和理论发放来发展自身。本文将把客家研究纳入到历史地理学的视野之下,对一些历史地理学理论和视角在客家研究的应用以及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发挥客家山歌教育优势 促进学生音乐素质提高
作者:丘秋健  期号:第24期 来源:现代阅读(教育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民族文化  文学价值  类型  传承  童谣 
描述:客家山歌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独特鲜明的艺术风格,是客家社会群体中最受欢迎和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分析客家山歌的音乐特征及把握山歌歌唱的咬字、衬词、唱腔风格等方面,对如何提高客家山歌教学,培养高素质人才,传承和发展客家山歌意义重大。
闽西客家民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模式:以连城姑田游大龙
作者:温艳蓉  期号:第1期 来源:搏击(武术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俗体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  连城游大龙  传承模式 
描述:对客家民俗体育的考察研究,得出闽西客家民俗体育的保护传承模式为:(1)应全面深入开展普查工作,建立资料数据库;(2)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加大资金支持;(3)对客家民俗体育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4)以旅游发展为契机,发挥产业推动作用。
赣南客家民间体育项目资源现状调查研究
作者:朱长长 尹国昌 简裕 朱杰  期号:第9期 来源:华章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客家民间体育  项目资源 
描述:赣南客家民间体育是在赣南客家民间广泛流传的约定俗成的传统体育活动,它包含了传统的节庆民俗、少儿嬉戏、娱乐以及竞技健身体育活动三类。本文通过对赣南客家民间体育项目资源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进而探讨项目继承与发展的问题。
日据时期台湾农村养猪业
作者:曾纯纯 朱有田  期号:第1期 来源:台湾研究集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养猪文化  养猪业  日据时期  台湾农村 
描述:料供应来源,改善饲育管理,实施种猪登录制度,使台湾农民养猪数量大增,养猪产业逐渐向专业化与现代化的畜牧方式发展,而闽南人在接受殖民政府奖助繁殖西洋种猪、生产杂交肉猪、改良猪舍、聘雇工人与购买饲料的态度与意愿均高于客家人,闽南人倾向追求市场最高利润,客家人倾向维持传统、稳定扎实的生活形态。
闽西、贺州客家民歌旋律色彩之比较
作者:廖旭华  期号:第10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歌  旋律色彩  贺州 
描述:闽西、贺州客家人同属中原汉人,因躲避战乱漂泊他乡,与当地原住民经过长期的杂居、融合,发展成现在既有中原汉族语言文化,又有当地原住民风俗习惯的客家人,由此产生的客家民歌不仅国内反应强烈,在海外也影响巨大,值得我们研究。在此,对两地客家民歌的旋律色彩作一番比较,让更多的人了解、喜欢客家民歌。
东江地区日常礼俗及其与东江文化的关系
作者:张菊梅  期号:第1期 来源: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东江  日常礼俗  东江文化 
描述:东江地区日常礼俗主要通过婚姻礼俗、节日礼俗、丧葬礼俗表现。这些日常礼俗呈现出三大特点,即客家礼俗为主导的农耕性、传统落后性与现代性并存、多元性与特色性兼容。特色鲜明的东江日常礼俗又与东江文化密切相关。它不但是传承与发展东江文化的重要媒介,反映东江文化独特性的重要标志,而且是东江文化变迁的外在表现。
论巴蜀客家的定居融合及其历史意义
作者:陈世松  期号:第1期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巴蜀客家  和平迁徙  定居融合  移民 
描述:客家人从闽粤赣大本营迁居巴蜀地区,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事件。文章将其置于客家向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进行考察,指出客家迁居巴蜀开启了以"内陆腹地"为舞台的客家文化传播的新篇章,巴蜀客家为构建和谐交融局面做了许多努力,巴蜀客家的定居融合不失为客家和平迁徙的典范。
南雄牛子寨赖姓村民俗探析
作者:赖井洋  期号:第1期 来源:神州民俗(学术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雄  牛子寨  牛子石  民俗 
描述:牛子寨位于广东南雄的东北,是南雄赖姓族人较集中的居住区。主要包括庙前和孔塘两个行政村及周边赖姓村落。当地赖姓族人的习俗既保留了客家人的某些相同的特征,同时,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又有其某些独特的因素,并保留至今。对这个独特区域的民俗进行研究有助于民俗学的发展
客家服饰与自然环境
作者:陈佳  期号:第29期 来源:学理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服饰  自然环境  适应性 
描述:任何文化的产生都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客家服饰文化的形成体现了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早期客家服饰的形成和发展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由于当地独特的地域特征、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的影响,客家服饰在款式、形制上逐渐形成了自己风格和特点,正是由于这种浓厚的区域特色服饰成为了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