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789)
期刊(326)
学位论文(163)
视频(20)
图书(13)
会议论文(9)
按栏目分组
报纸 (789)
期刊 (326)
学位论文 (163)
视频 (20)
图书 (13)
会议论文 (9)
按年份分组
2015(20)
2014(435)
2013(174)
2012(189)
2010(130)
2009(63)
2008(55)
2007(56)
2005(6)
2003(2)
按来源分组
客家文博(7)
方言(2)
中学生物学(2)
烹调知识(1)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
农村百事通(1)
农产品市场周刊(1)
新农村(1)
信息与电脑(1)
宁化:“客家”经济振翅腾飞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宁化记者站 俞祥波 文/图 11月16日,宁化县城区小河边的工作室内,宁化谱师、木活字印刷传承人邱志强和徒弟正在雕刻一副用于工艺品配图的画像活字版。“我们成立了宁化木活字印刷作坊,专门生产木活字工艺品。世客会祭祖大典期间,我将到客家祖地石壁为世界客属乡亲表演,同时在石壁旅游纪念
陈小奇:客家流行歌曲能走得更远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名家坊】 ●本报记者曾秋玲 陈小奇:我国著名词曲作家、音乐制作人、大型文化活动组织策划人。出生于普宁,成长于梅州,1982年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代表作品有《涛声依旧》、《大哥你好吗》、《九九女儿红》、《我不想说》、《高原红》等等。曾获“中国十大词曲作家奖”,“中国最杰出音乐人奖”
客家妹子打造燕城窗帘名店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郑继涛 文/图 苦难少年,养成尊老爱幼美德 黄炳兰是典型的客家妹子,勤劳善良能干。 黄炳兰1978年出生于龙岩市长汀县童坊镇黄坊村,初中还没毕业,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家里上有80岁的奶奶,下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在上学。为了承担起家庭重担,黄炳兰14岁那年辍学回家种地。 在奶奶的指导
百年客家瓷画像,路在何方?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蒋洪亮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向记者介绍客家瓷画像的创作过程。  ○记者刘航 刘念海 文/图  “赣南客家瓷画像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曾经广泛应用于客家人的生活。平常人家使用的日用器皿,如水杯、花瓶、碗盆甚至首饰挂件上,都能觅其踪影。除此之外,客家瓷画像因其容易保存流传的特点,逐渐成为那个
逐渐被淡忘的客家农机具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辘轴 蓑衣和笠麻 龙骨车 墙筛板和扬蹄 水碓 石磨 [农事] 提要:一年之计在于春。元宵过后年味渐淡,客家地区勤劳的农人又要开始操心春耕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很常见的客家农家生产生活器械,
异质语言文化的相遇和融会:圣经中译本研究
作者:赵晓阳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语言文化  相遇融会  圣经中译 
描述:圣经汉译本史实、汉语方言汉字译本、汉语方言罗马字译本、西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圣经译本进行了系统、实证的考查。以期说明以圣经中译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后,引发了汉语言表达方式的变化,汉语言
4000岁莒村,客家的“香格里拉”
作者:叶仕欣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的客家古民居。 古民居梁上精美的木雕。 千年古井。 村民家中出土的石斧。 文/图 记者叶仕欣 通讯员丘佳纳、朱日晖  在世人的印象中,被誉为世界客都的梅州的历史就是一部客家人的迁徙史,多数聚居的村落均只有数百年至上千年历史。
扮靓家园彰显特色 建设令人向往的客家乡村
作者:谢航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编者按:在4月24日举行的梅州市新型城市化工作会议上,与会的市、县、镇、村干部进行认真讨论,发表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建议。市住建局局长谢航和市林业局局长凌松宏在会上作了精彩的发言。现将其发言文稿全文照登,以飨读者。 这次会议,是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动员会,也是厘清发展思路的研讨会,又是再造我市发展新
寿糕客家晚辈对长辈的祝福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张雪英 文/图 11月4日,明溪县盖洋镇盖洋村邱水生家中洋溢着一派喜庆的气氛。这天是他父亲的八十大寿,四方宾朋纷纷前来祝贺。寿礼中最显眼的就是寿糕。时至今日,明溪县乡村村民做寿时仍盛行送寿糕做寿礼,以示祝福…… 祝 寿 明溪县是纯客家县,客家人敬重长辈,当老人寿辰半百、花甲、古
情倾客家写华章 ——访老作家胡希张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胡希张在电脑前专心致志写作。(钟小丰摄) ●本报记者刘军 最近,老作家胡希张的第15部著作——长篇小说《天籁》由花城出版社出版了。他虽然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岗位退下多年,但他敏锐的观察力和对客家文学的痴情,令人敬佩。记者在梅城采访了这位原籍湖南的老作家。虽然头上稀疏的白发显示着他的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