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梅州日报>  扮靓家园彰显特色 建设令人向往的客家乡村

扮靓家园彰显特色 建设令人向往的客家乡村

作者:谢航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6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8版:理论

【入库时间】201209001

【全文挂接】

【全文】

 编者按:在4月24日举行的梅州市新型城市化工作会议上,与会的市、县、镇、村干部进行认真讨论,发表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建议。市住建局局长谢航和市林业局局长凌松宏在会上作了精彩的发言。现将其发言文稿全文照登,以飨读者。

这次会议,是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动员会,也是厘清发展思路的研讨会,又是再造我市发展新优势的工作部署会。梅州要实现绿色崛起、推动科学发展已成了各方的共识,具体路径如何,这几年我市上下一直在积极地探索着。近期,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设文化旅游特色区的战略决策,这是基于对梅州市情的深刻认识,基于对梅州未来长远发展的科学判断,符合省委、省政府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战略部署。这次会议将对梅州的绿色崛起、对建设文化旅游特色区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认清形势,扬长避短

梅州的优势在哪里?由于经济欠发达及各种客观原因,梅州的城市化率较低,城市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形不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但今天,我们却蓦然发现,我们过去曾长期视之为落后象征的广阔乡村,正成为我们独特而宝贵的财富。就看我们如何激活资源,把这山水文化资源保护好、整理好、运用好。开展城乡环境大整治,正是让乡村这块蒙尘的璞玉散发出光辉,产生吸引力;正是让广大乡村找回自信,焕发生机和活力。经过整治的客家乡村,必将成为都市人向往的地方,广阔的梅州乡村必将成为梅州经济发展的新源泉!

 二、彰显文化,展现个性

省委汪洋书记说,梅州要建设有特色、有个性、让人记得住的城市。特色、个性来自哪里?最主要的是来自文化。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乡村同样如此。在这次城乡环境大整治中,要把挖掘、彰显这古老的客家文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把客家文化更加发扬光大。作为建设部门,我们要做好“三个一”:一是培训一批工匠。客家建筑为什么有独特的魅力,源于其独特的建筑艺术和独特的建造技术,但现在这些技艺正濒于消亡和失传。我们说要建传统客家建筑风格的房子,但是懂得传统工艺的人已越来越少。工匠培训已列入今年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我们将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培训。二是开好一场研讨会。我们整天说客家建筑,但它的基本元素和特征是什么?现代民居如何去传承和体现传统客家建筑风格等等,好些问题我们都还没理清,没形成共识。今年,我局将邀请一批古建筑专家对此进行专门研讨,提炼、归纳出客家建筑的基本要素,以科学地引导今后的村庄建设。三是抓一批示范。客家特色乡村建设是一个大课题,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我们将会同各县(市、区)共同选定一批条件较好的试点,在这次环境整治中,有重点地打造,取得成功经验后再推广。

 三、制订定律,引导建设

客家先民留给了我们宝贵的遗产,在青山绿水之间建起了一个个各具特色的村落,赋予了乡村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我们一些乡村的山水、格局、生态、风貌,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公园。从现在起,我们要把乡村建设管理起来,规范起来,把一个个村落打造成公园,让生活在其中的村民感到舒适、方便,让国内外游客来到这里,赏心悦目,会自然而然地放慢脚步、放松心情、放飞梦想。

管好农村建房,有很多事要做。但最基本的要求是“十要”,即“村庄要规划、建房要审批、选址要科学、用地要节约、房屋要美观、环境要整洁、设施要配套、河路要退缩、管线要齐整、安全要保障”。按照这个思路,我局研究起草了《梅州市规范农村建房管理实施办法》,制定了20条措施规范农村的建房,这也就是贯彻汪洋书记要求的“要有定律”、“用定律去落实”。我们希望在这次会议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既有超前性,又有可操作性的文件,以期解决我市当前农村面临的突出问题,促使我市农村建房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四、明确任务,协力整治

农村那自然原生态的环境,本身就是现代人休闲放松的好去处,并不需要很多的人工建设。由于一些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旧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在农村还比较普遍存在。所以全面整治乡村环境,擦亮这块珠宝,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务。我们将借鉴学习南宁经验,协调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大力推进“整房子、洁环境、披绿装、建配套”四大工程。

一是整房子。多年来,随着农民生活的改善,农村普遍建起了一些“火柴盒”式的小楼房,不少外形简陋、砖墙裸露,严重影响了乡村的整体风貌。要给这些楼房穿衣戴帽,赋予它传统民居的形象,延续古韵,协调新旧。

二是洁环境。洁净家园是改善农民生活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乡村有吸引力的最基本前提。要通过整治,彻底清除垃圾乱放、污水横流的现象。

三是披绿装。绿树成林、鸟语花香是乡村的特有景致。在环境整治中,要充分利用空闲地、道路退缩地栽花种树,形成良好的生态景观,为客家特色乡村增绿添彩。

四是建配套。随着农村生活的改善,农民越来越注重身体健康和文化精神生活。要有计划地兴建文化室、卫生室、篮球场、小公园等文体活动设施,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城乡环境整治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我市农村幅员辽阔,任重而道远。作为建设行业主管部门,我们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和责任重大,我们将协调各方,合力破难攻坚,全力推进这项工作,为建设文化旅游特色区作出自己的贡献。最后,借用伟人毛主席的一句名言和大家共勉:“农村是一片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