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225)
期刊(948)
学位论文(662)
会议论文(78)
视频(30)
图书(18)
按栏目分组
报纸 (2225)
期刊 (948)
学位论文 (662)
会议论文 (78)
视频 (30)
图书 (18)
按年份分组
2015(30)
2014(1354)
2013(453)
2012(491)
2011(443)
2010(464)
2009(219)
2008(196)
2007(114)
2004(42)
按来源分组
赣南日报(181)
三明日报(114)
客家研究辑刊(81)
赣州晚报(63)
客家文博(20)
龙岩学院学报(9)
岭南文史(2)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
中国消防(1)
安徽建筑(1)
客家崇文重教风气的形成及其在台湾的传承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谢重光 崇文重教是客家人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客家人精神特质的突出之处。客家人为何会形成崇文重教的文化传统?究其原因,是与客家人所处的地理环境相关,与客家人地理环境所决定的经济结构相关。客家地区一般都处于大山区,自然条件艰苦,交通闭塞,商贾罕通,经济结构单一,要生存就得力耕,要发展全靠苦
江西对闽西北客家文化形成的影响作用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廖开顺(福建三明学院教授) 金溪三县毗邻江西省,在福建省的地理位置为闽西北,闽西北是闽北范围内的二级地域概念。闽北存在闽北文化和客家文化两种主要的地域文化。 不同的人来源是闽北具有闽北文化和客家文化两种主要地域文化的重要原因。古代闽北人主要有三个来源。第一是原住民山越人。第二是来自江浙的汉人移
台湾都会客家的隐形化现象——台北市与高雄市的比较研究
作者:丘昌泰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隐形化  客家话  高雄市  台北市  台湾省  族群认同  语言使用  优势区域 
描述:7.2%,高雄市的隐形客家人口则占高市客家人口的26.8%。本研究显示:隐形化程度与客语能力呈反比关系,亦即隐形化程度愈高,则其客语能力愈低;隐形化程度愈低,则客语能力愈强。同理,都会客家家庭中的子女,其客语能力亦随着隐形化程度的提高而降低。最后,完全显性人口要求子女学习客家话、希望其子女尽量嫁娶客家人的比例较完全隐性人口高出甚多。上述结果显示:都会客家的隐形化现象比桃竹苗地区的隐形化更为严重,必须从政策上加以挽救。[第一段]
赣南客家采茶戏路腔曲牌《对花(Ⅱ)》的音乐形态研究
作者:蒋燮  期号:第4期 来源:乐府新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采茶戏  路腔曲牌《对花》  音乐形态  形态学 
描述:本文对赣南客家采茶戏《哨妹子》中的路腔曲牌《对花(Ⅱ)》,从音乐形态构成要素的宏观层面(曲式、调式结构)和微观层面(句法、腔词、旋律)进行了细致分析,并尝试将《对花(Ⅱ)》的音乐形态植入赣南客家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进行"形态学"(morphology)意义上的思考、解读.
走进汕尾 因龟得赋名 陆河墩仔寨客家围屋走笔
作者:练洪洋  期号:第4期 来源:南方房地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走进汕尾 因龟得赋名 陆河墩仔寨客家围屋走笔
四川客家民居建筑形态研究
作者:李静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民居  建筑型制  文化  四川 
描述:说,是在“客家第四次大迁移”时期入川的,即是在清代“湖广填四川”运动中,从康熙十年(1671)到乾隆四十一年(1776),从闽粤赣等地迁入。四川的客家文化是由原乡闽粤赣客家文化与四川土著文化相互交融的产物。四川客家民居作为客家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四川客家文化的典型表现形式,深刻反映了四川客家文化的独特性。本文从人类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两个角度,分析论述了四川客家民居的分布与现状、建筑型制、类型特征、空间特性,并对比研究了四川客家民居与四川土著民居、四川三个不同文化区域的客家民居之间的异同;指出了四川客家民居与四川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联系,揭示了四川客家民居在四川形成、演变与发展的深层原因以及四川客家民居鲜明的个性特征。论文首先阐述了四川客家民居研究的现状,厘清了四川客家民居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指出了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其次,介绍了四川客家人的分布与数量,分析了影响四川客家民居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指出四川客家民居的基本型制为—“四厅相向,中涵一庭”的九宫格局的中庭型。然后,进一步的从四川客家民居建筑的类型特点、平面型制、空间形态、建筑技术和装饰艺术几方面,详细分析了四川客家民居的特点以及在四川客家民居中所缊涵的四川客家人的宗法观念、宗教信仰、防御特性、门榜文化等文化意象的表达。并从比较分析中更深入地刻画了四川客家民居的风格、特征以及形成的原因,使全文的论述更全面、更有说服力。最后针对四川客家民居研究目前还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四川客家民居以聚落为研究对象的重要性;对四川客家民居的保护与再利用应从场所精神的角度思考,注重四川客家民居存在的无形文化资产的保护利用。
论中央苏区美术宣传形式及精神内涵
作者:王宁宁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央苏区  美术宣传  标语  漫画  精神内涵 
描述:定历史时期的美术宣传,历史价值厚重,首次开创了文艺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倡导了大众化的美术宣传形式,融合了客家民间地域文化。精神内涵深刻,现实意义远大,对于引领当前文艺的正确发展方向,进一步弘扬美术创作主旋律,彰显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战後客家流行音乐的发展与
作者:刘荣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  族群  流行音乐  惯习  场域 
描述:域的生產慣習,討論生產慣習如何構客家流行音樂。為此訪談許多音樂工作者以及從業人員,發現此場域內的生產慣習隨時改變。在時代變遷下,客家音樂工作者因為自己的出身背景有不同方式來面對環境的改變,並且找出方法持續在客家流行音樂場域中競爭資源。
“客家筝”形成的社会人文及地理背景述考
作者:巫宇军  期号:第4期 来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筝  流派形成  大埔 
描述:“客家筝”是我国重要传统筝派——南派代表之一。文章着重对“客家筝”形成的社会人文及地理背景进行探讨,认为客家人源远流长的移民历史,广东大埔封闭的地理条件,繁盛的器乐合奏环境,独特的地缘,浓重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有意的审美追求及时代机缘等诸多因素均与“客家筝”这一流派的产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客家建筑元素半月池的形式及其意涵
作者:王铭国  期号:第7期 来源:华中建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半月池  泮池  辟雍  客家 
描述:功能与意义。本研究以文献考据与田野调查相结合,探讨客家建筑元素中半月池的形式及其内涵。宗祠前设置的学堂,是供塾师教授家族子弟读书识字。而在学堂前方配置的禾庭与半月池,则是仿效各郡县于泮宫前设置的泮池。但后世已将其内化为空间结构的一部分,而丧失其原有设置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