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广东客家人的围龙屋
作者:张娴  期号:第7期 来源:中国民族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南迁  饥荒  中原  风俗  汉族  古代  代表  保留  目的 
描述:客家人原世居中原,属古代汉族的一支,后因战乱、饥荒等原因逐渐南迁,定居于南方各省。因在异地为客,绝少和外界来往,保留了较多的古代汉族风俗和语言,自成一家,所以称为客家人。勤劳能干的广东客家人在颠沛流离的艰苦环境中,创造了灿烂的客家文化。作为客家民居代表的“围龙屋”,正是其中一颗夺目的明珠。
四川客家龙
作者:吴金钟  期号:第1期 来源:今日四川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四川客家  客家文化  舞龙  火龙节  客家民俗  民俗文化  西部大开发  “湖广填四川”  时代变化  中国古代 
描述:四川客家龙
读者乐园
作者:暂无 期号:第12期 来源:中国残疾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东坡肉  婚姻  青藏高原  客家土楼  司马迁  中国古代  通天河  人寿保险  索赔时效 
描述:上期答案 1.宋代大学士苏东坡创造的“东坡肉”做法是大块肉,少量水,文火烧。 2.人在穿针引线时用两只眼睛更准
客家女风情
作者:张宇生  期号:第2期 来源:华夏星火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黄河流域  汉族人  西南山区  饮食  南迁  古代  清末  史料  衣饰 
描述:闽西南山区的客家女.美丽善良。刻苦耐劳.在衣饰、饮食、待人接物等方面.无不体现出她们那独特之美。据史料载.自晋朝至清末的千余年间.古代黄河流域由于历次战乱、饥荒等影响.汉族人大批南迁入赣、闽等地.并辗转迁到粤、桂、川、贵、滇、台湾和海外.被称为客
300多栋客家“大夫第”现河源位于和平县林寨镇兴井村,但建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有关方面近期在河源市和平县发现了留存的300多栋客家风格“大夫第”,但目前这一罕见的建筑群生存状况堪忧,亟待开发式保护。 3万m 2古建筑扎堆一个村 “大夫第”是中国古代高级官吏修建府邸的通称。在河源市和平县林寨镇的兴井村,2公里范围内集中了300多栋共3万多平方米的古建筑,气势恢宏、错
客家名人故里行
作者:江金波  期号:第S1期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名人故居  故里  文化积淀  叶剑英  黄遵宪  辛亥革命时期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历史名人  抗日战争时期  旅游开发 
描述:近现代梅县就有黄遵宪、蔡蒙吉、宋湘、叶剑英、朱云卿、张民达等名流,现存不少名人故居成为本地文化旅游开发的载体。市区的名人故里主要有黄遵宪故居~人境庐、朱云卿故居等。
古代汉语和广东的方言
作者:谭赤子编  来源: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古代汉语和广东的方言
风水学影响下的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研究:在永定客家土楼高北景区
作者:李文英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风水学影响下的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研究:在永定客家土楼高北景区
中国古建筑大系 5 民间住宅建筑 圆楼窑洞四合院
作者:王其钧  来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中国古建筑大系 5 民间住宅建筑 圆楼窑洞四合院
关于“出水莲”乐谱及其他:在中国古筝艺术第三次学术交流会上
作者:陈安华  期号:第4期 来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筝艺术  学术交流  罗九香  广东汉乐  民间音乐  乐谱  重点学科  演奏版本  近现代音乐  重点研究课题 
描述:推广、普及、培养接班人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师承了广东汉调客家音乐的一代宗师、素有“乐圣”之誉的何育斋先生,承上启下的网络是十分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