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岭南文化三人行·深圳客家围屋 石屎森林中 堪忧“活化石
-
作者:暂无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深圳在岭南历来被看作一块文化飞地,与周遭浓浓的“粤”味形成强烈的反差。可是,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星罗棋布的厂房工地间,这里却隐藏着200多座传统客家民居,这些“石头的史书”书写着鹏城与岭南的文化血脉。可深圳发展的车轮越转越快,这些“活化石”面临的威胁也与日俱增。
深圳现存的200多座
-
客家旧习漫谈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关照 客家人有不少传统习俗,影响久远的主要有三。 一是敬鬼神。无论是远古时代,还是小农经济社会,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经常处于不利和无力的境地,对变幻莫测的自然界萌发出各种猜想,鬼神论应运而生。客家人既信鬼,也信神。就鬼魂而言,客家人相信“生死轮回”,认为人死后精灵不灭,或升天成仙,或投胎转世,或
-
客家古村 文化瑰宝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关照 1999年以来,我先后发表了数十篇客家方面的小文章,其中绝大部分取材于赣县田村周边,并引起了一些读者的关注。有人问我:“田村真像你所写的那样好吗?真想抽空去看看。”也有人问我:“你似乎有写不尽的田村事,道不完的家乡情,为什么不多写写赣州?”我想原因有三—— 首先,田村是我的故乡,谁不说自己家
-
新客家“围屋”惠及大家 金沙洲的“围屋”正吸引五湖四海的“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金沙洲,广佛交界处的新型居住区,一栋外圆内方的“客家围屋”正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南漂新客家”,其名万汇汇楼。
这栋由万科企业集团出资兴建的“土楼”,将展开为期三年的实验期,以探索中低收入人群的居住模式、自治模式以及及共同发展模式,为广州建设“宜居”的首善之区提供一个样板实例。目前,万汇
-
客家线 跨省去看永定土楼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河源万绿湖。
福建永定土楼。
兴建文化梅州。
经典自驾线
推荐理由
独特围龙屋令人着迷
追寻客家人的足迹,如果从广州出发一路东行,先是增城一带,然后到河源、梅州,再行至福建龙岩,这一路都有客家人的“根”。客家人独特的围龙屋,令建筑家们十分着迷;河源万绿湖、梅州灵光寺、龙岩,均为炙手
-
湖南人凭客家菜闯出一片天 ——记惠州市恒盛酒家总经理贺树棠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贺树棠认真经营自己的饮食事业。
香气四溢的煲仔饭。
手工拉面考究师傅的功力。
工厂食堂提供各式菜肴。
1995年,贺树棠率先在市区河南岸开了一家客家餐馆——— 恒盛酒家,以东江名菜盐焗鸡为招牌菜。凭借地理优势和独特的烹制手法以及“薄利多销、让利顾客”的经营理念,恒盛酒家一举成
-
惠州东江戏承袭紫金花朝戏神韵 两剧种同为客家唱腔 花朝戏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1963年,周总理(右一)在广州接见《苏丹》剧组人员。左一为剧中杨桂嫂的扮演者严银香(现居惠州)。
花朝戏剧目题材多取自民间传说。
惩恶扬善、忠贞爱国是花朝戏宣传的主题之一。
2008年对张向阳来说是值得期待的一年。这位有着20多年戏龄的“老花朝”、紫金县花朝戏剧团团长日前从一则消
-
身在异乡非异客同乡村里新客家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长岭村里的江西土特产相当好卖。
黄贝岭里专为老乡们开的川菜馆。
▲住在黄贝岭的四川妇女聚在一起纳鞋底。
▲同乡村里的特色餐馆最受欢迎。
【本报讯】(记者 郑 恺)福田新区委对面的大楼上竖着一个招牌,上书“湖南攸县驻深圳办事处”。在招牌的周围紧邻着两个城中村——皇岗村和石厦村,村里主要人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