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刀山,下火海,捞油锅
-
作者:李贵荣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龙岩武平永平乡中湍村,人口不过千余人,却是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山村,这里因“上刀山、下火海、捞油锅”等民俗绝技表演而闻名。
每隔三年,农历十月十五,是中湍村的醮会日。这一天,整个村子人来人往,都前来探亲、访友,而最令人兴奋不过的是,村民搬出绝技,让人一睹风采。
上刀山
唢呐、锣鼓、
-
鑫客家员工捐款16370元
-
作者:暂无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导报讯(记者明小莉)昨日上午,厦门市鑫客家府第餐饮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带着公司300多名员工共同捐出的善款16370元到市慈善总会,为青海玉树灾区的重建献上一份爱心。
据介绍,该公司在厦门的6家直营店中,有许多员工来自四川。
-
客家妹子爱桑葚
-
作者:康泽辉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
在钢筋水泥中长大的孩子,大多是在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第一次见到“桑葚”。
但是,对于客家妹子素婷而言,这可是儿时的一口鲜甜野味。
要不,十多年没上树了,上周末,瞻望着老家一簇簇的酸紫,儿时的记忆涌起,津液难止,客家妹子,
-
客家第一粽高1.6米
-
作者:吴林增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导报讯(记者 吴林增 通讯员 黄水林 陈析兴 文/图)春雨霏霏,农历二月十五(3月15日),一个高1.6米的超级大粽在连城北团镇上江村巡游。
这是上江村特有的习俗。300多年来,当地村民巡游客家第一粽,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每年农历二月初六起,村民就着手准备做大粽,他们用上万片粽叶缝制粽衣,
-
他想让客家拳回归祖地台湾人李光铭,想在龙岩开武馆,传授流民拳
-
作者:吴鹏波 吴林增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台湾人李光铭,客家流民拳第二代掌门人,虽然已经66岁了,但打起拳来依旧虎虎生威、风生水起。
到龙岩两年多的时间,人们记住的,不仅是他的流民拳,更有他治病救人、捐资助学的善举。
昨天,在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李光铭说,他到龙岩,为的是广结善缘、以武会友,“有机会的话,我想
-
这些客家菜“土”风浓
-
作者:吴琼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酒蒸鸡、炒腐竹、炒梨菇、香煎鱼……本月,老颠泡猪腰推出了这些系列新菜。这些新菜都来自店主的老家,当地的食材再加上地道的客家做法,成为夏日的美味。“酒蒸鸡用的是我老家的米酒酒酿。”老颠说,炒腐竹
-
鑫客家送来百份“爱心礼”
-
作者:暂无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昨日,厦门鑫客家餐饮连锁有限公司为“送暖进社区”提供了100桶食用调和油以及200袋大米,这将帮助100户困难家庭。本周日,“送暖进社区”第一批“爱心礼”将送入困难户家中。
厦门
-
吃客家簸箕板早餐好搭档
-
作者:李贵荣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每座城市,都有一种小吃;每个人心中,也有一种小吃。
在客家人看来,簸箕板不仅是美食,还是一种回忆。龙岩武平县城很小,几万的人口,单卖簸箕板的小吃店,就有一百多家。
米是原料,磨成浆水,摊开在传统的竹篾簸箕上,放入蒸笼,一两分钟便蒸熟取出,切成五寸见方的小块,撒上菜馅,卷成比拇指略粗的筒状装盘
-
“客家保护神”定光佛金身结束首度台湾巡游
-
作者:暂无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导报讯(驻台记者陈小清陈东升)24日,福建武平“客家保护神”定光佛金身结束首次巡游台湾活动,在随行46人的护送下,从台北起驾,直飞厦门回到武平县均庆寺。
本月16日,定光佛金身从武平县起驾,由46人组成巡游团护送,经厦门直航桃园,开始自宋代定光佛信仰形成以来,定光佛金身首次巡游台湾活动。8天时
-
客家好媳妇 十年照料五位老人
-
作者:吴林增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导报讯(通讯员 黄水林 记者 吴林增)黄四华用行动诠释:百善孝为先。10年,她悉心照料5位老人,却没有一句怨言。
龙岩连城县莲峰镇姚坪村,这名客家妹子日前被评为连城县2013年十佳好媳妇。
黄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