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地域、历史与文化认同:满族经验
作者:关凯  来源: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现代性为中心的历史观,或可如列维-斯特劳斯(2006:69-80)所言"静
适应性、族群迁徙与现代的文化认同
作者:赵旭东  来源: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群的传统和习俗,不断地传递下去,在此过程中,变异
海外华族研究论集 第3卷 文化、教育与认同
作者:张存武 汤熙勇  来源:华侨协会总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海外华族研究论集 第3卷 文化、教育与认同
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东亚视角
作者:刘海平  来源: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东亚视角
蓝绿阵营争抢客家票源 语言认同成话题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视频 关键词: 台湾  新闻  热点 
描述:
钟肇政与客家文化认同:以《沉沦》为重点的考察
作者:曹亚男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钟肇政  《沉沦》  客家情怀  文化认同 
描述:巨大的推动作用。
社会记忆与族群认同:潭溪社区的实证研究
作者:陈心林  期号:第3期 来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潭溪土家族  族群认同  社会记忆 
描述:通过对族群起源的建构性解释,阐明了潭溪三大族群——土家、苗家、客家之间的两种关系模式:同胞三兄弟和分化的三兄弟;前者隐喻着三大族群共生共存、平等竞争的族群关系,后者则隐喻着三大族群间的不平等关系。
婚姻对女性族群认同的影响-以台湾闽客通婚为例
作者:王雯君  期号:第2期 来源:思与言·人文与社会科学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族群认同  闽客通婚  族群情境论  族群边界  多重认同 
描述:下一代的族群認同以及語言教育的觀感。本研究針對12位閩客通婚的婦女(閩嫁客,客嫁閩各6位)進行半結構式的訪談,藉由她們的生命敘事來探索婚前與婚後的族群認同以及適應,並且藉由他們的思惟理念來分析她們對子女未來的族群認同與方言教育。研究結果發現:受訪者皆以血緣命定爲基礎來認定自我的族群認同,但是通婚卻可能成爲受訪者多重認同的依據,或成爲受訪者不同的情境下改變族群認同表達的可能。此外,受訪者普遍受到閩客交融的文化影響,特別是女性在家庭的生活適應上要做較多的犧牲,以順從夫家,而閩客族群在文化影響層面上不同,族群邊界移動的方式也有差異,特別與傳統客家族群的負面刻板印象或現今社會結構的閩客族群情勢有關。最後,受訪者普遍認爲子女的族群認同應該從父認定,至於方言教育則以市場取向爲主,閩語比客語重要,然而方言皆不及英語重要。所以,通婚對女性的族群認同的確會因爲不同情境而考量不同因素,進而有不同或多面的影響。
客家堂号、堂联:强烈的中原文化认同
作者:王濯巾 肖文评  期号:第5期 来源:神州民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堂号  文化认同  堂联  客家  中原  郡望  先祖  宗祠 
描述:客家堂号的来历可分为两类,一是“郡望”,以标明本姓本族的渊源所自,二是为纪念先祖的官衔、业绩、德行、嘉言等伟业与美德而自立的堂号。堂联,是贴或刻在宗祠或住宅大门左右两侧的对联.一般是四字联。堂联与堂号是相互关联的、互为表里的。
“三山国王”与客家文化认同
作者:张应斌  期号:第6期 来源: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三山国王”与客家文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