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人的“木屐情结”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现时仍然可见到并在摆卖的各式各样的木屐
[物产]
木屐,简称屐,即两齿木底鞋,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它是通过中原人南迁带到南方客家地区的产物。因粤东地区气候温润,雨水充沛,如今春夏时节,粤东客家地区不少人仍会穿着木屐穿行过市,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近日,记者在走访时发现梅州老街凌风
-
小小年纪爱唱客家山歌守望民间关注传承3名惠阳客家女孩成为传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潘玮(左)、黄芊芊(中)、邓佩怡(右)现场演唱客家山歌。
系列报道之一
开栏语 惠州文化有兼容并蓄的开放特点,在社会进程中逐渐形成了既包容粤、潮、客三大地方文化,又有自已独特风格的民俗文化。农民画、舞火狗、渔歌、客家山歌等民间艺术形式隽永,风格独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民族民间文化濒临失传
-
客家亭联趣谈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在客家人居住的广大地区,只要有人通过的各山路道口,几乎都建有凉亭。凉亭是客家地区一道古朴的风景。在崇山峻岭中,那耸立的凉亭,为路人避风遮雨,纳凉歇息。凉亭是我国古代建筑之一,它又称路亭,亭中备有茶水,供路人饮用,又称茶亭,亭中写有情趣盎然的楹联,又为凉亭增加一道风景。在素
-
客家女人的哭嫁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邱金湟
千百年来,客家人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礼仪习俗。多姿多彩的婚俗,就是其中的一支奇葩。
客家人的婚礼相当复杂,项目繁多。归纳起来,主要有“六礼”。第一是“问名”,即通过媒人介绍,男女双方互致名帖。第二叫“纳彩”,俗话叫“拿彩礼”。第三叫“纳吉”,即男方送求婚礼物给女方。如女方同意,即将
-
客家女性参与志愿服务学习之研究:以六堆文化研究学会为例
-
作者:邱敏华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间社团 客家妇女 服务学习 志愿服务
-
描述:客家文化保存,以使命感結合各資源的運用,致力於凝聚六堆人的向心力…等。學會運作困境有志工人數相對缺乏,人才培育也不易;出版品又乏人問津;客家人自身觀念迷思,殊不知是自己努力不夠又不團結;在深怕文化消失
-
李东英再获“平远好人”称号 梅州驻深办称他是“客家人的骄
-
作者:梁锦弟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南都讯 记者梁锦弟 拾金不昧的哥李东英再获奖励。昨日上午,梅州市驻深办事处等单位到鹏程出租汽车公司与李东英师傅进行交流,授予其“平远好人”称号,共送上奖励金5000元。
现场的座谈会无疑是同乡交流会,李东英看到家乡人也高兴起来,用客家话交流,感谢家乡人对自己的认可及支持。“这是客家人的骄傲,我们将
-
盘点福建古村落 连城芷溪,客家大宅门
-
作者:黄如飞 黄水林 李绍炜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芷溪的古民居。
黄氏家庙门楼前面有一对石狮子,一只小狮子依偎在母狮身旁,憨态可掬,舐犊之情栩栩如生。
飞檐、斗拱、隔扇、栏窗,精雕细琢,仿佛走进了一座客家文化的“大庄园”。
古民居里洋溢着生活气息。
连城县庙前镇芷溪村,这个因古时流经村子的溪流两岸长满芷草而得
-
韶关始兴县出台新政——— 财政吃紧“很差钱”客家围楼“求收
-
作者:张官见 吴婷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被认养的廖屋村围楼,认养期限为50年,总费用3万元
羊城晚报讯 记者张文,通讯员官见全、吴婷摄影报道:有“中国围楼文化之乡”之称的韶关市始兴县近期出台方案,开展围楼“认养”试点工作,欢迎海内外机构和个人到始兴“认养”围楼。目前,已有1座围楼被“认养”,始兴县希望年内有10至20座围楼被“
-
客家文化美而浓 ——台湾美浓小镇散记
-
作者:陈层浪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美浓村民在唱客家山歌
▲美浓怒放的波斯菊
[走笔]
美浓河畔,一片被山丘包夹着的绿野田园恬淡静谧。沿着阡陌乡道,不时可以看到印有“来,就是客”字样的欢迎标语,既透着美浓人的好客和朴实,也暗喻着美浓先人迁居此地的历史。美浓是台湾客家人聚居地之一,90%以上的居
-
赣南客家饮食文化:如何成为旅游市场新热点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记者任仕兰吴迪
美食是旅途中必不可少的。自《舌尖上的中国》热播后,旅游和“吃”文化成了人们茶余饭后探讨的热门话题。美食或将成为今后旅游市场新的热点。那么,让我们关注的是——
现状:
赣南客家菜让游客流连忘返
“食、住、行、游、购、娱”是构成旅游活动的六大要素,其中“食”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