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部讲述赣南客家儿女命运的长篇小说面世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善若)近日,缪俊杰的一部讲述赣南客家儿女命运的60多万字长篇小说《烟雨东江》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这部小说以对中国社会变革的真实描绘,折射出一段令人感慨万千、刻骨铭心的历史。当今的读者会从小说中读出:历史应是如此。也许若干年后的读者会惊讶地发现:历史原来如此。
该书分为《天龙镇》《风雨桥》和《
-
在第六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和第十一届赣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史文清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天下客家同源,两岸手足情深。今天,第六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和第十一届赣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会,在客家人的重要发祥地——江西赣州隆重开幕。我谨代表中共赣州市委、市政府和927万赣南人民,向莅临盛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
客家门前塘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张腾 赣南乡村,有屋场就有祠堂。祠堂处在中间位置,前面没有房子,前排左右的房子与祠堂高度一样,后面的房子比祠堂高。祠堂里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养眼又醉人。祠厅多为上、中、下三厅,有的是上、下两厅,祠厅宽大,是村民聚会、商量村里大事的公共场所。祠堂建筑尽显客家文化韵味。祠堂前都有一口面积一亩左右的池塘
-
客家先生坐礼台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钟明山
客家人办红白喜事,规模较大的,要从本房中请人帮忙理事,即聘请先生,以图圆满,脸上有光彩。先生之职,得由有文化、懂礼节的长者担任。坐礼台,是先生的主要任务。所谓礼,是长期沿袭的风俗习惯所形成的公认仪节,含尊敬之意。台,狭义指桌子,意思是由先生代东家接受宾客礼仪。
东家办喜事这天,先生得
-
痴迷客家文化的客家人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王燕特约记者朱建华
叶林是一个唱着客家童谣、看着赣南采茶戏、吃着黄元米馃长大的土生土长的赣南客家人。“这辈子我是为客家文化而生的。”近日,记者采访叶林时,他这么说道。他也是这样做的。20多年来,他穿梭于村落屋场小院、乡间田野,听当地农民唱山歌、讲故事,收集整理各种客家文化资料,让《客家白鹭古村》《
-
客家文化的灵秀之地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关西新围内景。
关西新围全景。
关西新围欢歌笑语。
李慧廖碧星文/图
编者按
中国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原名古村落,是指民国以前建村,保留了较大的历史沿革,即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仍未有大的
-
别致秀美的客家围屋——雅溪围屋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围屋老人(中)向游客介绍围屋历史(资料图片)
别致的雅溪石围——雅凤围
尹其奇 文/图
在全南县保存比较完整的客家围屋有29座。位于该县龙源坝镇雅溪村雅凤村小组的雅溪围屋是别致秀美的典型,素有“小家碧玉”“古代别墅”之美誉。
雅溪村里有两座围屋、一座宗祠,都有着一两百年的历史。其中
-
“客家名城”入目来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徐丽芸特约记者傅亮 一座座客家围屋修葺一新,各显特色欢迎八方宾客;客家民俗文化载入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多样艺术形式展现其魅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处处彰显客家元素和气息;文化旅游、文化产业日益红火,富了农民口袋,带来经济效益……走进龙南,一座“客家龙南”、“客家名城”清新入目而来,令人陶醉。
-
定南老城:见证400余年客家文化的传奇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谢志诚 罗庆谷 文/图
编者按: 赣州历史文化悠久,拥有许多盛名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古城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城市的发展,如何将城市建设与古城历史文化保护和发展有机结合,给人们提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为了唤醒大家对古城的保护意识,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我们
-
让赣南客家文化大放光彩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赣南采茶戏经典剧目《补皮鞋》。记者郭智勇摄
□康诗俊记者幸菲菲
1月6日,文化部正式发文,同意在赣州市设立国家级“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继婺源县被列入跨地域(安徽、婺源)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之后,江西省第二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这无疑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