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赣南日报>  在第六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和第十一届赣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

在第六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和第十一届赣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

作者: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12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A03版(弘扬客家文化深化赣台合作)

【入库时间】20130830

【全文挂接】

【全文】

史文清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天下客家同源,两岸手足情深。今天,第六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和第十一届赣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会,在客家人的重要发祥地——江西赣州隆重开幕。我谨代表中共赣州市委、市政府和927万赣南人民,向莅临盛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向关心、帮助和支持赣州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由衷的感谢!

赣州位于江西南部,东连武夷,南枕五岭,西接罗霄,处赣、粤、闽、湘之要会。享有客家摇篮、江南宋城、生态家园、稀土王国、世界钨都和脐橙之乡的美誉,古韵今辉、声名远播。秦代开始置县,至今已2200多年;唐代贯通梅岭驿道,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宋代“商贾如云、货物如雨”,跻身全国36大城市之列。现辖18个县(市、区),2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面积3.94万平方公里、人口927万。资源丰饶、山水秀美,黑钨储量世界第一,离子型中重稀土储量全国之首,脐橙种植面积世界最大、产量世界第三、全国第一,森林覆盖率达76.4%,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100%,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被联合国环境规划基金会授予“绿色生态城市保护特别贡献奖”。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铿锵脚步,赣州日益成为沟通中原腹地与东南沿海的黄金枢纽,赣粤闽湘四省通衢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正加速形成。

赣州历史久远、文脉绵延。“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在这里,山水田园皆为诗篇,亭台楼阁尽成文章。客家文化、宋城文化、理学文化、禅宗文化、堪舆文化,萌发交汇、竞相辉映。周敦颐著《爱莲说》,首开理学先声;王阳明结庐讲学,心学传扬八方;马祖文化,禅理深邃;堪舆文化,衍布四海。苏东坡诗吟八境台,发祥八景文化;辛弃疾词咏郁孤台,挥洒千古华章。尤为令人自豪的是,作为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的摇篮,赣州处处弥漫着醇厚的客家文化气息,镌刻着深深的客家文化印记。客家方言,被誉为“古汉语活化石”;赣南围屋,被称为“东方古罗马城堡”;赣南采茶戏,人称“客家艺术一枝花”,还有婉转动听的客家山歌、风味独特的客家美食、风情万种的客家民俗,让人切身感受到中华文明穿越时空、弦歌不绝的无穷魅力。

赣州是世界上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95%以上为客家人;台湾有500万客家乡亲,客家为第二大族群。赣州与台湾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融、商缘相通、情缘相连、渊源独特。两地客家不仅有着同样强烈的“崇先报本、尊祖敬宗”意识,有着胼手砥足、勇于开拓的创造精神,有着相近的语言和习俗,经贸文化交往更是由来已久。早在上世纪初,赣州就有许多手工艺人飘洋过海,在台湾扎根立业。赣南籍乡亲旅台时间早、人数多、影响大。如今,赣州籍在台乡亲有30多万人,赣州的台属达40多万人,占江西省台属总数的一半。近年来,两地人员往来更加频繁,经济文化合作深化拓展。赣州建有台资企业转移承接基地、台商创业园、台湾产业基地等8个相关产业园区,已有477家台资企业在赣州创业发展,台湾已成为赣州的重要经贸伙伴。赣州先后举办过赣台客家文化研讨会、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海峡两岸传统民居理论和客家聚落与文化学术研讨会等盛会,两地文化交流风生水起。

台湾与赣州特殊而深厚的渊源,为两地合作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无限潜力。去年6月28日,赣南振兴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为赣州量身定做整体性、系统化的特殊扶持政策,赣州迎来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与台湾的交流合作步入了新境界。当前,我们正在按照江西省委提出的“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着力推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努力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赣州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台湾同胞的热情参与和鼎力支持。我们将全力推进章康新区规划建设,加快打造赣台经贸文化创新试验区,以此为新的创新平台,共襄赣台发展,共促两地繁荣。真诚地希望台湾各界人士,加大对赣州的关注与投资。让我们携手并进,以本次盛会为契机,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在产业、贸易、旅游、文化、科技、教育等各个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在合作中照顾和实现彼此的关切,开辟更加美好的未来!

祝第六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和第十一届赣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会圆满成功!祝海峡两岸欣欣向荣、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创造盛世辉煌!祝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身体健康、事业兴旺!

谢谢大家!

(图片由记者何敏摄)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