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述四个年代的客家女性故事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曾在客家山区长年生活的美国传教士罗伯·史密斯在其《中国的客家》书中这样描述:“客家妇女真是我所见到的任何一族的妇女中最值得赞叹的一群。”
勤劳贤惠、自立自强、持家教子是客家妇女的优良传统,追求梦想、聪明进取、情感细腻等品质也为新时代客家女性所具有。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让我们再次把目光聚
-
论广西贺州客家民歌的相似性音乐发展原则
-
作者:谢育坚
期号:第29期
来源:学理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歌 相似性 乐句 分节歌 变唱曲
-
描述:通过对收集到的二十多首贺州客家民歌进行分析,发现其不管是乐段内部乐句间或多乐段歌曲中乐段与乐段之间都大量地运用相似性的音乐发展手法。经过统计发现,运用了这样的音乐发展手法的歌曲约占收集到的歌曲的65%。
-
福建圆形土楼光环境的生态适应性
-
作者:袁炯炯 陈沂 赵红利
期号:第5期
来源: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圆形土楼 传统民居 生态适应性 光环境 福建
-
描述:;在居民白天活动频繁的区域的太阳直射光和反射光照度充分,利于居民活动;土楼独特的空间形式和建筑材料使得其内部光环境的亮度对比度适中,减少了眩光级的可能性,光环境舒适度高.
-
客家民俗撷趣
-
作者:叶志如
期号:第2期
来源:海内与海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俗 饮食习惯 中原地区 客家人
-
描述:客家人的饮食习惯具有特殊性,它带有一定的中原地区传统饮食情结和痕迹,又具有其创造性的色彩。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酿豆腐和发酵年糕。酿豆腐,是一种用豆腐切成小三角块,将中间掏空后塞上用三鲜肉馅做成的如同北方饺子形式的有名食品,它反映了客家人怀念包饺子的情结。
-
简论东江文化的源流和特征
-
作者:成晓军
期号:第2期
来源: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东江文化 源流 特征
-
描述:东江文化作为岭南文化的一个分支,既包含有客家文化要质,又与广府文化和潮汕文化存在着相当密切的联系,具有东江特定区域性文化特色。特定地缘因素、人缘因素和文化传统多元化因素,规约着东江文化的来源与流变;开放性、兼容性和创新性三者融为一体,构成东江文化的特征。
-
从生态适应性看永定客家土楼的可持续性发展
-
作者:马骏
期号:第5期
来源:艺术探索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土楼 生态适应性 可持续发展
-
描述:文章以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福建永定客家土楼为对象,分析了其设计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从生态建筑研究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生态技术在客家土楼中的应用情况和可持续发展路径。
-
客家方言名词语法性对事物性别编码与分类的影响
-
作者:侯秋霞 张积家
期号:第4期
来源:心理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语法性 性别编码 分类
-
描述:法性标记加强了被试对事物性别编码的倾向。对大多数有语法性标记的事物,性别编码同语法性标记一致。(2)客家方言讲话者对事物的性别编码存在着性别差异。(3)客家方言名词的语法性对客家方言讲话者对事物的分类有一定影响,它影响类别内成员聚集的紧密程度。
-
民俗传承的地方性研究:以客家乡村社会为个案
-
作者:刘晓春
期号:第1期
来源: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俗传承 地方性 大传统 小传统 社区
-
描述:民俗学研究正面临着多门学科的挑战,其根本的方法论缺陷在于将民间文化从民众的生活中抽离出来本文试图以客家乡村社会为个案,从民俗传承的基本社区、民俗传承的主体、主体在具体时空坐落中的民俗传承与创造、大小传统之间的互动等方面,论述了民俗传承的地方性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族群认同的工具性延伸―以粤东蓝屋畲族村为例
-
作者:谌华玉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族群 族群认同 族籍 畲族
-
描述:通过田野访谈资料再现粤东饶平县饶洋镇蓝屋畲族村在1980年代申报民族成份变更的具体过程,展现蓝屋畲族村原有的客家文化底蕴和族籍变更后畲族文化与认同的建构过程,说明了当代中国社会环境中族群认同的工具性延展特点。
-
族群认同的工具性延伸:以粤东蓝屋畲族村为例
-
作者:谌华玉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通过田野访谈资料再现粤东饶平县饶洋镇蓝屋畲族村在1980年代申报民族成份变更的具体过程,展现蓝屋畲族村原有的客家文化底蕴和族籍变更后畲族文化与认同的建构过程,说明了当代中国社会环境中族群认同的工具性延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