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中老年糖尿病患健康行为对住院服务利用影响之探讨
-
作者:邱于华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糖尿病 住院服务利用 健康行为 保健行为
-
描述:%、生活規律者佔39.4%。上述五項健康行為全部執行者佔8.8%;執行四項、三項、二項、一項者分別佔16.5%、21.5%、22.3%、20.6%;不執行任何健康行為者佔10.2%。保健行為方面,有做視網膜
-
客家民歌唤醒城市遥远记忆
-
作者:刘莎莎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有一把草我门边坐,有一把米我唱山歌……”这是深圳客家先民的一首古老山歌。生活在钢筋水泥森林里的现代都市人或许已经遗忘这古老的旋律,在流行音乐的吞噬下,“民歌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与客家民歌相伴生的城市历史记忆,也随之渐行渐远。$$所幸,深圳人已经意识到历史记忆缺失的严重后果。2005年11月,深圳市
-
陈丕显故居:承载红色记忆的客家古宅
-
作者:张锋育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当年新四军的重要一员―陈丕显同志的家乡,瞻仰了他少年时的故居。
陈丕显(1916―1
-
客家“鸡肠面” 连允东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平时爱吃面条的我,近年来走南闯北,既品尝过陕西岐山的“臊子面”、兰州的“拉面”;也享用过杭州的“猪肝面”、龙岩的“阳春面”。这些面食虽风味各异,但总不如家乡的“鸡肠面”那样滑爽适口、风味独特。
我的家乡是宁化的一个小山村。鸡肠面,形似鸡肠,其实并无鸡肠,是用地瓜粉加鸡蛋做成的一道面食。儿时,我常盼
-
寻乌周田客家围屋古韵犹存 曾为闽赣粤三省通衢要塞 今成江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下田塘湾客家民居。
王松柏老先生向记者讲述寻乌客家古村的天井。
图为寻乌客家古村房屋的门楼朝向非常讲究。
寻乌也有一个周田村,这是记者始料未及的。在惠州,位于惠阳区秋长街道办事处的周田村不仅是客家建筑的云集之地,也是叶挺将军的故乡,而位于寻乌县澄江镇的周田村,则是闽赣粤三省通衢的要
-
屏東六堆地區客家祠堂匾聯文化內涵研究
-
作者:鄧佳萍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祠堂 匾聯文化
-
描述:節、文章科名為首選,顯見客家人極為敬重文明聖賢。第四章為棟對與燈對,其中棟對可視為各姓氏尋找自己生命起源的「基因密碼」,顯示客家人有著強烈的根源意識;燈對,則可以看出先人對於後代的祝福與訓勉,亦可顯見
-
永定着力打造客家特色城市 客家故里 山水永定
-
作者:卢基莹 何雪昌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8月1日,尽管烈日当空,但永定县南门街施工现场却一片繁忙,南门商贸广场及周边道路建设正在紧张施工,一座富有客家特色的新城正以崭新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
城乡建设代表一个地方的形象,是一个地方的名片。近年来,永定县城乡规划建设按照“高起 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效益经营”的工作
-
客家·潮汕新闻家乡事 早知道
-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四间门店倒塌一人被埋
五华警民双手扒开断砖瓦砾救出伤者
本报五华讯(记者叶仕欣 通讯员魏清芳、张炳忠)19日晚,五华县华城镇桂和街4间年代久远的二层砖瓦结构门店突然相继倒塌,面积达400多平方米,1位居民被埋在断砖瓦砾之中生死未卜。五华30多名警民紧急赶赴现场展开生死大营救,用双手扒开断砖瓦砾,
-
麒麟一跃舞出百年客家精神
-
作者:梁婷廖虹雷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出马图,凤凰麒麟,皆在郊棷。”它与龟、龙、凤三者并称为“四灵”。$$而客家人则用自己的智慧与身体,将这种
-
赣南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
作者:钟昌火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赣南 客家民俗 民俗文化 旅游开发研究
-
描述:“求新、求异、求知”等旅游需求,推进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赣州位于赣江上游、江西南部,俗称赣南,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最大的客家聚居地和发祥地,以“客家摇篮”闻名内外。这里保存有丰富的客家民俗文化可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包括物质民俗旅游资源、社会民俗旅游资源和精神民俗旅游资源,种类齐全、特色鲜明,具有重大经济和文化价值。然而由于长时间以来对民俗文化及其旅游价值的认识不足,加之民俗风情的现代化,导致赣南独特的客家民俗文化正在遭受着严重的破坏。因此,对赣南客家民俗文化进行整理、挖掘、开发利用和保护,势在必行。这不仅能发挥其应有的学术价值、文化价值,也能促进赣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并在开发利用的基础上更好地做好客家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
本文首先对客家文化及客家民俗文化的形成、演变进行阐述,分析影响赣南客家民俗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自然、经济、移民等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出赣南客家民俗文化的特色。接着对赣南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概况进行梳理,包括物质、社会、精神三类,并以客家围屋、客家祠堂、竹篙火龙节、客家傩戏、“九狮拜象”、客家婚俗为典型,对赣南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详细阐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建立在理论、经验及现实条件的基础上,因此本文在分析了赣南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SWOT法和旅游项目评估理论对赣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分析、评估,最后提出赣南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和开发模式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促进赣南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增强客家民俗旅游产品吸引力和竞争力,推动赣南旅游业的进一步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