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岸客家同一脉 ――写在“客家文化与两岸关系和
-
作者:钟德彪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为近日台湾李氏宗亲在上杭族谱馆查阅族谱资料。 傅长盛 摄
由国台办《两岸关系》杂志社、福建省台办、龙岩市委和市政府共同主办的“客家文化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研讨会”今天在龙岩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将就客家文化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精神价值,客家文化与两岸经济
-
赣南客家文化,如何走出“摇篮”?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赣州、梅州、龙岩三地同为我国主要的客家聚居地。如今,梅州和龙岩推广客家文化的脚步已经走在前面,被誉为“客家摇篮”的赣州,在这方面正在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有益的探索—— □傅亮记者李伟明 尴尬现状,文化“宝贝”藏在深闺 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站”在哪里?何处为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哪里拥有的方形客家围屋最多?
-
赣南采茶戏客家艺术一枝花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记者谢东琳 采茶戏给赣南人民留下了许多深刻和美好的回忆。这个在赣南大地上土生土长的民间戏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称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客家艺术中最绚丽的一朵奇葩”、“客家艺术一枝花”,它依然在江西及周边省市的剧院、庙宇、宗祠、乡间上演,为客家人瞩目。
-
福建土楼之都 客家故里永定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朋友,你去过福建永定客家土楼吗?那煌煌气势,出天地之表;巍巍雄姿,夺造化之工。砥砺千秋,经巨灾而不毁;风云百代,历沧桑而不衰。山隐楼形,楼倚山势,相互点缀,辉映成趣。远观似岚光山色中升起的海市蜃楼,近看则好似传说中的仙山琼阁。更兼永定景明物和,山青水秀,物华天宝,俊彩星驰。据永定县志所载,历史上各朝
-
山歌交响化赋予客家山歌新魅力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核心提示 客家山歌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也是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如何才能让这颗明珠更加璀璨、耀眼?在罗湖区委宣传部和罗湖区文联26日联合承办的“客家山歌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上,海峡两岸专家就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客家山歌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必须让其得
-
惠州东江戏承袭紫金花朝戏神韵 两剧种同为客家唱腔 花朝戏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1963年,周总理(右一)在广州接见《苏丹》剧组人员。左一为剧中杨桂嫂的扮演者严银香(现居惠州)。
花朝戏剧目题材多取自民间传说。
惩恶扬善、忠贞爱国是花朝戏宣传的主题之一。
2008年对张向阳来说是值得期待的一年。这位有着20多年戏龄的“老花朝”、紫金县花朝戏剧团团长日前从一则消
-
客家花灯话田村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关照 赣县田村是个客家古村,也是江南久负盛名的“灯彩之乡”。田村的花灯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自唐代传入至今已有1300多年,最早传入的只有五彩灯笼、宫灯、走马灯几个品种,后来逐步发展有花篮灯、风景人物故事灯、宝盖灯、牌楼灯、龟纹灯、麒麟灯、狮灯、象灯、云灯、莲灯、架花灯等25个品种。鼎盛时期,田村的
-
龙南:让客家精神永驻校园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叶伟贤徐丽芸文/图 今年以来,龙南县大力开展“客家文化进校园”活动,走出了一条客家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三者相结合的新路子。 客家元素融入校园文化 走访龙南各中小学校,随处可见客家文化宣传长廊、展览室、标语横幅、黑板报、班牌,还有专门的客家文化课程、课外活动、文艺表演、游戏活
-
客家猪倌的龙门传说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记者胡怀军 10多年前,他还是一名乡村猪倌,养了两年猪,亏了8万元。 而今,他创办的龙树门业已经成为央视上榜品牌,龙树钢木门销量占据华南第一、全国第二,每3分钟,就有一套龙树门卖出。他的目标是:争做中国门业第一,跻身全国500强。 从客家猪倌到门业骄子,邓树生谱写了一段蜕茧成蝶的龙门传说。一路走来
-
客家线 跨省去看永定土楼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河源万绿湖。
福建永定土楼。
兴建文化梅州。
经典自驾线
推荐理由
独特围龙屋令人着迷
追寻客家人的足迹,如果从广州出发一路东行,先是增城一带,然后到河源、梅州,再行至福建龙岩,这一路都有客家人的“根”。客家人独特的围龙屋,令建筑家们十分着迷;河源万绿湖、梅州灵光寺、龙岩,均为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