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31)
期刊(27)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31)
期刊 (27)
学位论文 (1)
按年份分组
2014(37)
2013(35)
2012(20)
2011(19)
2010(18)
2009(10)
2008(10)
2007(4)
2006(5)
2005(1)
按来源分组
赣南日报(32)
梅州日报(18)
闽西日报(13)
惠州日报(5)
深圳侨报(3)
Cheers(1)
实践设计学报(1)
广州文艺(1)
美术界(1)
西部皮革(1)
客家妇女做布鞋
作者:温云远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做双布鞋千万针,缝缝密密真苦心,出哩几多手指血,拗断几多绣花针。”这首《做双布鞋难打难》的客家山歌道出了过去的客家妇女“手纳‘千层底’,寒夜打布鞋”的劳苦艰辛。 传统的手工布鞋穿在脚上松软舒适、保暖御寒、除汗去,走起路来又轻又快,稳稳当当, 特别适合走在乡村小路上,令人爱不释脚,然而做双布
客家布鞋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王春芝 去了一趟乡下,偶得一双布鞋。细细端详,爱不释手。 手工布鞋针脚细密,耐穿。因为是棉布制作,所以防汗防臭,绿色环保,脚底平整,舒适轻便。 手工布鞋现在估计已经很少了,但曾经带给我们温暖的记忆不会磨灭。在那个年代能穿上一双新布鞋,就是一种幸福。 不管是母亲们在灯下为儿女纳鞋底,还是姑娘
客家人的布鞋情节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邱金湟 客家妇女入得厨房,出得厅堂,在田头地角,家里家外,处处能干,样样精通。而且,在针头线尾、挑花绣朵表现在做布鞋上,更显得心灵手巧。 客家布鞋具有浓郁的文化风味和人情味。不仅体现在
千底穿出的客家年味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欧阳国 “做双布鞋千万针,缝缝密密真苦心,出哩几多手指血,拗断几多绣花针。”这首《做双布鞋难打难》的客家山歌道出了客家妇女纳千底的艰辛。“过新年,穿新鞋。”说的是我们客家人新年穿上新纳的千底。过去,在我们村子里,无论是上了年纪的老奶奶,还是结婚生子的婶子们,甚至是还没出嫁的姑娘都会纳千底
客家女子做布鞋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民俗] 旧时客家妇女不但入得厨房,出得厅堂,在田头地尾,家头灶尾,样样精通,而且在针头线尾表现在做布鞋上,更显得心灵手巧。 客家女子从十三、四岁开始就要跟母亲或婆婆学做布鞋。首先把一块块白布做成布帕,叠成手指般厚后,用刀割成鞋底形,用钻子在鞋底上钻成孔,把麻线缝上去,并用力拉
21年风雨无阻摆摊修鞋从浙江到惠州的修鞋匠杨义飞手艺好,熟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杨义飞正在认真地修伞。 本报记者叶莉子 摄 上世纪80年代,不少浙江人来到惠州,用勤劳的双手、精湛的手艺当起了修鞋匠。后来大部分人陆续回去了或到其他地方谋生,只留下为数不多的浙江籍修鞋匠,仍然坚持在惠州做着老本行。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横街镇份水村的杨义飞就是其中之一。今年是他来惠州的第
“依信草鞋厾到簕”你懂么?
作者:张珊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市民在参观完客家围屋之后品尝客家美食。本报通讯员 吴良玉 摄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日前,由龙岗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龙岗区文体旅游局主办的“龙岗客家与民间熟语的故事”活动在鹤湖新居举行。深圳市本土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廖虹雷老师与50多位“龙岗发布”的微博粉丝及市民代表一起游览客家建筑,品尝客
让“客家鞋垫”搭上旅游车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罗惠荣 凡是到赣南农村生活过的人,都见过农家女绣鞋垫的情景,在她们飞针走线之间,一双双精美的客家鞋垫展现在眼前。它带着客家人勤劳和智慧,成为馈赠亲朋的礼品;它带着客家少女心灵手巧,成为珍贵的嫁妆。长期以来,它仅仅作为一种民间手工艺品流传,而没有成为一种商品进入流通领域。 开发“客家鞋垫”为特色旅游
消失的客家传统物具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上了年纪的客家人,或许还用过或见过许多已然消失的乡村物具,如草鞋、茶筒、饭箪等。 草鞋 客家人的草鞋有两种,一种叫秆草鞋(稻草鞋),一种叫布草鞋。秆草鞋以麻绳为“经”,以稻草索为“纬”,编织成脚底形的底,前尖设“鼻”,左右两边和跟部设“耳”,用适度长短的绳索穿过“鼻”、“耳”,绕于
客家“赣红”红茶珍品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说起红茶,不少茶友都以为武夷山的“金骏眉”最好。其实,喝红茶有很多选择,例如可以选择客家“赣红”。 “赣红”产于崇义县,茶园所在山地富含微量元素硒。硒与维生素E、大蒜素、亚油酸、锗、锌等营养素具有协同抗氧化的功效,增加抗氧化活性。 消除口臭。红茶中的茶黄质具有消除口臭的功效。日本学者曾发现红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