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汀新派客家菜,走起连锁路
-
作者:张杰 陈天长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编者按:本报6月26日刊发文章《客家小吃的“宁化路”》,关注宁化借力客家文化东风,发展客家小吃兴富民新业的经济现象。今日,本报继续关注长汀客家菜连锁企业接连兴起的现象。
从业人员近5万人,年产值逾10亿元,这就是在有着“中国客家菜之乡”“福建美食名城”美誉的古城长汀,客家菜产业近年来创造的辉煌业绩。
-
中国客家博物馆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中国客家博物馆是收藏、研究、展示客家历史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由主馆中国客家博物馆和分馆黄遵宪纪念馆、大学校长馆、将军馆、华侨馆组成。占地面积163.2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现有馆藏民俗文物近2000件,古籍图书8000余册,主要来源为向社会征集或由热心人士捐赠。馆藏文物主要为
-
客家亲·摇篮情
-
作者:刘泉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11月18日晚,世界客属第十九届恳亲大会开幕式。当抱病赶来的全国人大常委、香港金利来集团董事局主席曾宪梓先生被搀扶着来到主席台前,用浓浓的客家话喊了一声“乡亲们”时,全场掌声雷动。曾宪梓先生动情地说,“连续3天的高烧,使我差一点来不了赣州,但我还是说服家人,赶来参加这个盛会。因为我爱客家,我爱赣州人
-
上犹客家民居门匾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李坊洪
上犹客家人凡华厦落成,皆举族庆贺,屋主大门上端(当地人称之为“月印”)镶嵌的门匾更是令本族人雀跃腾欢,视作光宗耀祖的一大亮点。这种民居文化很独特且具很深的意蕴。近年来,上犹客家民居门匾文化已被列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受到社会普遍关注。
历史上的晋朝最讲究门阀等级观念,大姓望族
-
开家庭追思会祭奠先人教育后人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市民赵先生因故不能回老家,于是选择在网上祭奠亲人。本报记者周 觅 摄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清明祭奠的方式不断多样化,网上祭奠、代理扫墓等逐渐兴起。记者采访了解到,在惠州的不少新客家由于工作或路途遥远等原因无法赶回老家扫墓,但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来追思逝者。
网上购买虚拟墓地,模拟实地扫墓
-
典藏意义的客家古村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有300多年历史的赣县白鹭古村恢烈公祠“友益堂”。记者谢东琳摄
□龚文瑞
行走在赣南乡村,你必定会感动于那一处处具有典藏意义的古村落。
山岭逶迤,田畴泛绿。晚风吹过,炊烟袅袅,一条条蜿蜒的溪河旁散落着一座座充满传奇与故事的客家古村。夕阳下,客家古村如一帧典藏的画卷,经典的故事让走进古村的游
-
江西客家博物院缘何落户赣县?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28日,在江西客家博物院,民间艺人钟兆福(右)向游客展示“食贡”作品。 朱建华 摄
○刘加萍周本华特约记者朱建华 文/图
核心提示:
江西首家专题博物院——江西客家博物院11月28日在赣县揭牌。据悉,江西客家博物院是全国首家将馆址设置于县级城市的博物院,是集文化、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
-
弹丸之地 浓缩千年客家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广东客家博物馆昨日正式开馆 彰显客家优秀文化 成为全世界客家人的“精神家园”
我省第一家、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客家博物馆——广东客家博物馆,昨日在梅州建成并隆重开馆迎客。
广东客家博物馆馆名由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题写。广东客家博物馆的建成,不仅为挖掘、传承、推介、光大客家文化提供了重要平台,成为
-
客家围屋中品野生海鲜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走进小隐围屋,仿佛走进世外桃源。
白灼野生八爪鱼。
椒盐濑尿虾。
海笋掌中宝。
“爸爸,这里的菜真好吃!”
12月15日中午,《惠州日报》美食团带领招募来的15名团员,奔赴第7站:小隐围屋海鲜城。在这个以客家围屋为建筑风格,以客家风情和文化为特色的大型海鲜城里,团员们吃
-
弘扬客家文化建设平安名城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编者按
在最近举行的创建平安广东工作首次考评中,我市以160.66分位居全省第一。我市创建平安梅州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此,本报开设“平安梅州·幸福客都”专栏,对我市创建平安梅州的经验做法和成效进行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我市社会治安满意度连续15年超过90%;两次入选“全国十大最具安全感城市”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