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说说客家传统的度量衡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刘永泰 计算物品长短的器具叫度,测量物品容积的器具叫量,测量物品轻重的器具叫衡。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就在全国统一度量衡,对尺寸、升斗、斤两,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以后,历朝历代都对度量衡强制推行。因为这关乎民生,关乎国家经济发展,关乎社会稳定。 客家度量衡,与中国传统度量衡一致,乃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
多彩客情圆梦客家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有这样一个国家,在那里皇室与平民和谐共处,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辅相成,激烈的足球比赛与文艺的戏剧演出互相映衬,它就是英国,一个时尚与传统交相辉映的国度。当然,这里也少不了勤劳质朴的中国客家人的身影。 客居乐土 怡然自得 伦敦,是英国的首都,也是全球最为领先的城市之一。塞缪尔·约翰逊说过:如果你厌
客家认同与客家文化传承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客家人有很强的寻根意识和认同感。为什么客家人会有如此强烈的寻根意识?寻根与认同有什么关系?认同的基础是什么?客家认同与客家文化传承又有怎样的关系?探讨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客家民系的品格特征,加强海内外客家人的联系和情感交流,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传承客家文化发扬客家商业精神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客家人经历了五次大迁徙。客家祖先,为躲避战乱,到穷乡僻壤的地方发展。但是,他们非常重视教育,而且非常重视客家文化的传承,通过与当地文化的融合,发展为我们特有的而且是多元的客家文化。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分享两岸客家的精神以及客家文化的发展,是我们的荣幸,两岸的发展,大家要珍惜。 台湾非常重视客家
客家百年风雨图
作者:朱红娜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烟雨东江》是一部内容新颖、思考独特的长篇小说。作者缪俊杰以冷峻的目 光,审视了二十世纪中华大地风雨如磐、波诡云谲的历史,用小说艺术笔法描绘了中国南天一角的百年沧桑。《烟雨东江》通过三个家族几代人的命运,展示了中国近百年波澜壮阔的时代风云,塑造了命运坎坷的东江流域客家儿女独特的性格,呈现出一幅富
驿道悠悠话古今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杨村古驿道上的坊式亭极为罕见,是牌坊与茶亭合二为一的清代客家建筑。 ▲秋溪老街古驿道。 李方圆 赖於艳 阳春时节,细雨蒙蒙,撑一把油纸伞,徜徉在赣州石城县的琴江河畔,在这条被学者称为“客家驿道”的石城县通往旧汀州府宁化县石壁镇的古驿道上,光亮圆润的鹅卵石、泛着青苔的古城墙、
客家迎亲
作者:陈留弟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接亲,赣南客家人叫迎亲,男方叫“娶亲”,女方叫“过门”,在整个婚礼中是一个高潮。在传统的婚姻礼俗中,一顶花轿是婚礼中不可或缺的道具。花轿的种类及样式繁多,简单的有两人抬的,中等有四人抬的、八人抬的,还有十六人抬的豪华大轿。兴国茶园的花轿是木制结构,一般选用樟木、梓木等木材。造型类似四方四角出檐的
客家母亲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彭明 春雨绵绵的清明时节,使我回忆起祖母和母亲两位可敬的老人。祖母是清代著名“易堂九子”之一魏禧的后人,属名门闺秀。母亲出生于普通人家,因是女婴,出生不久便送乡下给人当童养媳。土地革命时,母亲参加红军洗衣队,红军主力长征后,母亲逃出土豪返乡团的迫害后嫁给我父亲。自此与我父亲相依为命辛劳持家70余
巧手剪出客家文化的精彩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郑汉明 这是一个中等身体的女人,圆圆的脸上总是露出纯朴的笑,一对明亮的大眼睛闪烁着聪慧的光,说话声音甜润,两只手喜欢轻轻比划着,特别惹人注目。她就是宁都县旅游局干部曾晓梅。 说起曾晓梅这双手,那可是精巧着呢。纤纤小手,细细嫩嫩,握一把剪刀,随便拿一张纸,片刻之间,那纸便一下变成蝴蝶,或是蜻蜒,或是
客家山歌培训班火爆说明了什么?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百姓论坛]  日前,第二期客家山歌幼苗培训暑期班开班,吸引了六七百名喜欢山歌的少儿前来报名,场面十分火爆(8月2日《梅州日报》),经过筛选,最后仅招收100名学生。据了解,其中还有的来自河源和赣州等客家地区。如此火爆的场面,是很多人所始料未及的。 正所谓“无山不住客,无客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