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六堆”精神凝聚客家族群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六堆客家人拥有自己的运动会
六堆义民“忠义祠”
2010年10月9日至16日,梅州市农业交流考察团一行19人,应台湾有关方面邀请,赴台进行为期8天的交流考察活动。
魏宇文教授在体验客语自学
追溯客家先民的来台历史,最早大约可以推溯到明郑时期,据说他们最早
-
闽台客家民间文化的共同特征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闽西是客家祖地,唐宋以降,北方士民大量流人集聚在闽粤赣边,汉文化与南方土著文化相互交融,形成客家文化;更重要的是,这里浩浩南流的汀江,既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浇灌、航运和对外开放的通道,相对高峻的大山又有助于保存固有的文化内核,以至于灿若星辰的客家民间文化事象得到保持,而没有在时代的脚步中被外来文化
-
茂盛世居: 一部客家人的二百年发展史
-
作者:贾少强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老屋曾遭日本人破坏$$在茂盛世居的后排,有一排房子包括一个角楼都成了一片废墟,“这些都是日本人当年轰炸的”。现在惟一在茂盛世居居住的老人何嘉瑞说。他还带我们到围屋左前方的一个碉楼里看,里面的墙壁被烧的一片漆黑,木头也烧成了炭状。何嘉瑞的父亲何国璋是华侨,赚钱后桑梓情深,回到茂盛,为茂盛增添了一系列的
-
古镇遗韵—— 洛带客家之民俗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四川洛带是四川乃至西南地区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区——成都“东山客家”的中心。学界认为,洛带是中国内陆“最后的客家王国”,是弥足珍贵的“客家方言岛”。我想,热闹喜庆的新春民俗,也还是那么俗尚风雅地传承着汉家正脉的唐宋遗韵吗?
城隍会客家人的春月盛会
从遥远的岭南等地来到成都以东的这片
-
溪美古民居融潮汕客家风格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官帽样式山墙。
古宅门前青石板已踏过上百年。
溪美村人建房就地取材,夯土墙上出现小海螺。
“这墙壁上的灰塑图案是石榴,石榴多籽,在墙壁上用灰雕做这种石榴、祥云的图案,是希望子孙多子多福。”站在惠东县铁涌镇溪美村一座老宅前,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对古建筑颇有研究的梁锦锋介绍着灰
-
客家山歌穿上“交响外衣”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小资料 郑钢坚:成名在梅州,发展在深圳。曾以一曲《梅花香里望郎来》唱红南粤大地,荣膺广东省“百花奖”、“梅花奖”,有“客家山歌皇后”的美誉,多次在香港、台湾、东南亚及欧美华人社区演唱客家山歌。现任罗湖区文联主席。 2008年2月17日,宝安区石岩街道办组织市、区、街道三级民间文化遗产专家,对客家山歌
-
梦里客家美丽橙乡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游宁丰宣布"南台牌"白酒上市
朱泽君为平远乡贤何冬青、"最美的哥"李东英、孝女彭彩金赠送慈橙
▲李纯德在大佛寺天王殿竣工仪式上讲话
李远青为"乐游平远"体验周启动授旗
实验中学、实验小学、实验幼儿园奠基暨文教卫项目竣工剪彩仪式
三省九县农特产品、美食展吸引了众多群众品尝
▲
-
将军故里秋长客家文化奇葩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秋长全力打造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促进本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东江时报》记者方炳徐 摄
■《东江时报》记者侯县军严艺超 龙生财
12月22日,“惠州边界行”采访小组进入秋长时,大家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王勃《滕王阁序》里的名句“秋水共长天一色”,那份辽阔和诗意,形容秋长
-
客家山歌演绎民间情与爱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家山歌,便是坪地民间文艺重要而有特点的组成部分。日常生活中,坪地客家人特爱以各种歌谣抒发感情。坪地客家山歌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等等。人们用山歌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对世事的感慨。也有针砭时弊的,更多的是对爱情的歌唱。$$月光光,月光光,船来等,轿来扛,扛得姐姐扛姐丈。月
-
客家文化要有智慧地保护开发
-
作者:杜艳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每当人们谈起深圳,总会不自觉地提到一个词——移民城市。自1980年建立特区以来,30多年间1000多万人口的涌入,让深圳缔造了一段城市生长的神话。但鲜为人知的是,深圳的移民史并非始于1980年,300多年前就已经有一支族群从遥远的地方徙来拓荒,这便是龙岗客家人。
300多年的拓荒,使得客家人和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