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稻作与客家文化培育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廖开顺
稻作――水稻生产活动,是人类物质文明跨越式进步的结果,并且,由稻作而产生稻作文化。稻作文化是由于稻作生产而生发出来的物质文化、社会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诸多方面。客家先民从北方迁徙到南方赣闽粤边地,由旱作转换为稻作,其文化的培育与形成无不与稻作有关。
客家精神在早期的稻作生产中形成
客家先
-
见证客家历史的围屋典范
-
作者:肖永革 李秀娴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鹤湖新居全貌。本报通讯员 陈武远 摄
鹤湖新居中堂。本报通讯员 陈武远 摄
日前,“‘龙岗客家人,我从哪里来’——龙岗客家之由来、发展与文化特色”主题活动在龙岗街道鹤湖新居下天街举行。
位于龙岗街道罗瑞合小区的鹤湖新居,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是全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客家民居建筑。规模宏大、
-
客家人挑盐担的历史记忆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梅江区城北镇玉水村盐道当铺遗址
▲斑驳残破的蕉岭新铺盐仓
【钩沉】
□邓锐
盐是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中国是一个盐业使用和生产历史悠久的国家,但盐的产地不多,一直以来,中国盐的来源主要靠海水。如在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上记载,公元前514年,由吴王阖闾、春申、已濞连
-
广东客家博物馆开馆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梅州电】(深圳报业集团驻广州记者 于锋 李纪泽)4月8日,广东省内第一家、国内乃至世界规模最大的客家博物馆——广东客家博物馆开馆暨梅州客家公园在此间开园。
博物馆通过多媒体等现代展览手段,集中展示了客家历史各个阶段的大量珍贵文物、图片、资料,直观再现了客家传统民俗文化和历代客籍精英人物。
-
台湾:客家电视台拟拍孙中山历史电视片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四海客风】
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台湾客家电视台计划拍摄一部有关孙中山先生的历史电视片。据台湾客家电视台副台长汤升荣先生介绍,台湾客家电视台于2003年7月正式开播,2007年加入台湾公共广播电视集团,是台湾目前唯一全天候以客语播音的有线电视频道。为拍摄该片,他们拜访了孙中山长兄孙眉的曾
-
穿越历史烟尘的坚守 ——领略宝岛台湾的客家风情
-
作者:赵新兵 陈键兴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记者从南部的高雄、屏东,到中部的嘉义,再到北部的台北、苗栗、新竹、桃园,踏访了许多传统的客家人聚居的村落,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在村舍、市井与庙宇之中,领略着充满魅力的客家风情。
纯正独特的客家
根
-
台湾客家桐花祭的由来与历史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他山石]
提要:自2002年台湾推出第一届“客家桐花祭”以来,一年一度一主题,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规模从小到大,层次从低到高,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多样,从简单的一项祭祀祈福活动,发展成为集文化体验、生态旅游、休闲娱乐、产业发展为一体的系列活动,到现在已经成为台湾最具知名度、最具活力、最具品
-
梅州原生态客家古村落:古道驿站书写历史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位于粤东客家地区梅州市梅江区城北镇的600多年古村落玉水村,曾是粤东和江西商品流通运输的必经之地。这里民风淳朴、古树参天,遗存大量有数百年历史的古民居,以及盐商古道、古驿站等,被专家学者称为“保存完好的原生态客家古村落”。
玉水村坐落在梅江区北部,距梅州市区10多公里。在玉水村西边,一段用石块和
-
试论客家与苏区精神相融的历史渊源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吴刚毅
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客家文化是走出来的文化。客家人的历史,是一部颠沛流离、辛酸苦难的历史,在南迁的路上,他们历经坎坷,充满无限艰辛,克服了世人难以想像的痛苦。所以说,客家文化积淀底蕴深厚是与其纷繁复杂的社会、自然环境有直接的关系,客家文化吸收了各种其他文化的优秀品质,形成自己
-
客家版“清明上河图”重现赵佗入粤情景
-
作者:暂无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赵佗入粤长卷吸引老客家观看
2000多年前赵佗入粤的情景是怎样的?我国著名连环画家张成思经过多方研究,创作出百米长卷,重现赵佗在粤启发文明的历史。该画卷11月25日在河源万绿湖景区展出。
画卷高0.8米,长116米。以水墨人物为主,用平实沉着的艺术表现形式,重现了赵佗在古龙川主政时的历史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