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龟角尾 客家先民南迁的见证地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北门是巨龟的尾部,因此北门外的、八境台西北一大块滩涂地便被人称作“龟角尾”。赣州的城市文化史,开端于龟角
-
闽西客家“过大年”的与时俱进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 何志溪
过春节,闽西客家称“过年”、“过大年”,是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外出人员都早早赶回家中团聚。旧时按传统民俗,腊月二十五“入年界”开始,首先是全家里里外外大洗扫、制新衣、做糕米反、买年料。到了除夕日,要先到祠堂或祖墓祭祖;要在正厅挂上祖宗像,摆上供器供品,放上一饭甑上面放有葱、蒜、
-
初溪土楼 原生态客家古村落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初溪土楼最著名的三圆一方景观。资料图片
这是个世外桃源般的原生态客家村落。资料图片
两条自驾线路,一近一远,适合城里喜好尝鲜的人自由选择。初溪土楼自驾,属于客家乡村文化寻根,简单而朴素,散发浓浓的乡土味,而清远狮子湖则跟国际较为接轨,可以说是广东省不可多得的顶级高端休闲胜地。世俗的城市
-
梅州客家围龙屋大批被拆
-
作者:彭晨 罗玲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深圳商报讯】(记者 彭晨 实习生 罗玲)梅州新规划的江南新城正在如火如荼开展,伴随而来的是大批客家古居被拆除。6月中旬,一名网友在微博上发帖,呼吁拯救梅州围龙屋。随后,知名建筑艺术师方振宁转载了该微博,瞬间在网络上引发关注,尤其是围龙屋被拆除的照片,令不少网友唏嘘不已。
新城规划拿围龙屋“开刀”
-
客家民俗文艺传承之奇葩 ——小记嘉应学院音乐学院师生实验艺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李莹通讯员杨赐文吴志坚
这两天,一场录播的文艺晚会在电视台播出,引起了不少市民的关注,晚会唯美的舞台、专业的歌舞、悠扬的音乐、堪比大型歌舞晚会的水平让大家极为震撼。这一场名为《传一盏灯,传一份爱》的文艺晚会其实是日前在嘉应学院举行的一场香港梅州联会资助该校贫困生的爱心传送晚会,而这台晚会
-
神形见大美——客家土楼的六大看点之一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为航拍高北土楼群(胡大新提供)
□胡大新
土楼客家人在“民族建筑”的概念下,又开辟出“民系建筑”的独特领域。客家人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建造了千姿百态、种类繁多的土楼,仅永定境内就有300多种造型各异的客家土楼。
永定客家土楼的单体气势恢弘,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土楼,轴线突出,
-
广东梅州侨乡村——探访“客家围屋博物馆”(百屋百态 百年百
-
作者:丘黎明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从广州驱车进入梅城南口镇205国道旁,有一棵枝叶繁茂的古榕树,传递着古老的信息。看到这颗古树,我们就知道侨乡村到了。
客家人经历千年的大迁徙,在每一次新域开埠时,总是忘不了在村口种上一棵类似北国大槐树的大榕树,既表示情系中原,根在河洛,又预示着在此落地生根。大榕树便成了客家村落的标
-
银铃歌声唱响客家谣 ——记梅州市银声客家山歌合唱团团长徐桂英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李少凤
在第十二届中国老年合唱节上,我市银声客家山歌合唱团无伴奏合唱《客家迎客谣》,一鸣惊人,博得现场3000多名观众及嘉宾们的一致好评,一举夺得三大奖项之一的“红帆奖”。银声客家山歌合唱团作为一支业余文艺队,能走出客都梅州,走上全国大舞台,这离不开该团团长徐桂英的贡献
-
在惠过夜游客预增15%新老客家盛赞西湖免费开放再增幸福感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惠州西湖景区自6月28日起全面免费开放,丰渚园、东坡园、宝塔山、点翠-芳华洲等著名景点不再收取门票,不仅让惠民之州的老客家骄傲,更让居住在惠州这座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新客家倍感幸福,还吸引了更多省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老客家
西湖成了后花园
“西湖景区简直成了自家后花园!”说到西湖的免费开
-
82岁阿婆唱起山歌跳起舞龙门永汉老年人客家山歌队精编山歌乐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卢笑英(左)和李小玲(右)在对唱山歌。
山歌队有专门的表演服装。
在龙门县永汉镇老干活动中心有一支客家山歌队,队员中最年轻的已60多岁,最年长的则已82岁。每天,他们风雨不改地来到老干活动中心唱客家山歌,排练客家舞蹈。每逢节日,他们更会精心将一些年代久远的客家山歌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