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民俗表演最吸睛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16日,在第十七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现场,年过六旬的老人谢应生戴着老花镜,正聚精会神地用刻刀雕刻木活字。他时而放下木活字远观,时而用刻刀小心地将多余部分剔除,脸上流露出满意的笑容。
在活字印刷对面,70多岁的老人伊达强正与他的团队表演祁剧《珍珠塔》。所有演员都涂着夸张
-
石壁客属祭祖大典客家民俗表演最吸睛
-
作者:李烈刘才恒罗鸣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16日,在第十七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现场,年过六旬的老人谢应生戴着老花镜,正聚精会神地用刻刀雕刻木活字。他时而放下木活字远观,时而用刻刀小心地将多余部分剔除,脸上流露出满意的笑容。
在活字印刷对面,70多岁的老人伊达强正与他的团队表演祁剧《珍珠塔》。所有演员都涂着夸张的脂粉,穿着艳
-
客家饮食谚语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王霞
谚语,辞海说是熟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语句,大多反映人民生活和斗争的经验。如新中国成立前的赣州有几句饮食顺口溜:“西街一茗居,包子生了蛆,柜台霉断脚,清汤老鼠药。”这是居民对一家饮食店的批评,简直比法院判决更严厉,它用简练、夸张的语言述说了西街一茗居极端不讲卫生的情景
-
客家 新闻
-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老翁一句劝告话
招同宗兄弟杀害
本报五华讯 (记者叶仕欣 通讯员张潭辉)两个年龄相差38年的同村同宗兄弟,经常在一起闲聊成了“忘年交”。只因弟弟不争气好赌酿成家庭不和,做哥哥的只说了一句劝告话,便遭来杀身之祸,被做弟弟的残忍杀害,直至尸体腐烂才被家人发现。昨日,五华县警方通报,五华县警方经过连续
-
小区外净齐优小区内脏乱差
-
作者:杜和平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东江客家餐厅后面垃圾成堆,污水横流。
春节长假后上班首日,本报“龙岗民声”专栏就接到市民魏先生来电反映,称龙岗街道向银路新雅汽修店旁垃圾成堆、污水横流、臭气难闻,居民出行深受影响。
◆市民反映:
投诉多次整治效果不明显
据魏先生介绍,向前居民小组长期以来环境一直没有得到整治。特别是向
-
客家娶亲
-
作者:刘永良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人的婚礼别有风趣。男方家的迎亲队伍抵达女方家后,新娘出门站在画有八卦太极图的米筛中换上新鞋,称为“过米筛” (如图),象征留下娘家的“财气”,到婆家去重创业。接着被背出家门,上车(古时用轿)时兄弟用一碗水泼到车上,表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此时,新娘放声恸哭。到达男方家后,在一个手捧盛
-
人家就喜欢看你“土”的东西
-
作者:张珊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廖虹雷讲述客家民间熟语故事。本报通讯员 吴良玉 摄
对于龙岗打造客家之都,廖虹雷认为,关键在于找到本土特色,龙岗可以从客家饮食、客家山歌和客家话三个民俗文化元素入手。
龙岗客家人有优良传统
廖虹雷说,龙岗地理位置有两大特点,一是处在珠江三角洲东岸,是连接广州古城、惠州古城、香港大都市的交
-
品味人:Jimmy,客家之子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Jimmy Choo,不姓黃,姓周。
馬來西亞檳城華僑子弟。檳城多福建人,一直誤會,原來他的祖籍梅縣,正宗客家。
這次香港設計中心搞得有聲有色的BODW(香港設計營商周2006)請了這位英國華人之光,著名鞋子設計師參與(在下被分配與Jimmy及工業設計師陳瑞麟同組,共同與聽眾分享設計心得)。
-
客家人的“木屐情结”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现时仍然可见到并在摆卖的各式各样的木屐
[物产]
木屐,简称屐,即两齿木底鞋,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它是通过中原人南迁带到南方客家地区的产物。因粤东地区气候温润,雨水充沛,如今
-
“《八子参军》也可以说是一部客家大戏”——解读大型采茶歌舞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11月7日,大型采茶歌舞剧《八子参军》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学术报告馆进行首次对外彩排。该剧大量运用“矮子步”等赣南采茶戏特有的舞蹈动作,展现浓厚的赣南地方特色。记者吴悦 摄
■核心提示
11月7日,大型采茶歌舞剧《八子参军》首次对外彩排,剧中对白充满本土乡音,如“样么子搞(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