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151)
期刊(1856)
学位论文(410)
图书(105)
会议论文(53)
视频(38)
按栏目分组
报纸 (2151)
期刊 (1856)
学位论文 (410)
图书 (105)
会议论文 (53)
视频 (38)
按年份分组
2015(41)
2014(2159)
2013(439)
2012(497)
2011(502)
2010(362)
2009(183)
2007(99)
1999(4)
1998(3)
按来源分组
其它(505)
客家研究辑刊(101)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
美术教育研究(2)
经济展望(1)
台湾人类学刊(1)
心理研究(1)
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1)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发展(1)
廖志华:热心传播客家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肖大庆 吃过晚饭,随朋友一起到龙南县城龙翔广场旁一家名为“华夏茶府”的店里品功夫茶。寒暄过后,店主双手递过来一张红、黑、白三色相间的折叠式名片,令人耳目一新。接过,两行字入眼:龙南华夏广告装饰公司,廖志华总经理。打开名片,一首“华夏三字经”立即引起了我的兴趣,我不禁念出声来:“华夏人/立大志/敬事
客家古村的文化之旅
作者:张鸣郑妮婷阳慧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园村民居一角 张鸣郑妮婷阳慧文/图 园村位于上犹县城西南部,距县城18公里,毗邻山灵水秀的陡水湖。全村成圆形状,故名园村。在该村口山顶可一览村庄全貌,园村地形似茶壶:主村像茶壶肚,九曲河如茶壶颈,东坑似茶壶柄。 园村客家文化底蕴丰厚,当地的客家古民居已修缮一新,客家姓氏门匾得到了保护性维修
陶晓俊和客家服饰“大观园”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记者谢东琳 10月13日,撩开密密如织的雨帘,记者踏进赣南师院客家文物博物馆的大门,不禁惊呆了。虽然,在2004年第十九届世客会时就对陶晓俊馆长收藏大量客家文物已有耳闻,但没想到他的藏品竟然如此之丰、之精,七大系列品种如此齐全,令人目不暇接。行走其间,如同穿越时空走进了客家人文精粹的“大观园”。
《客家意象》不炫技很催泪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总制作人陈小奇全面解密 由陈小奇领军打造的大型风情歌舞《客家意象》将于3月19日、20日登陆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并将于27日、28日在惠州市文艺中心,4月2日、3日在东莞玉兰大剧院,4月9日至11日在深圳南山保利大剧院分别献演。昨日,陈小奇向本报记者全面解密了这一省内首个名片式的旅游文化巨制。 撰
走进客家赣州“宋城博物馆”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赣州市民间艺人韩振璜(右)和他的香樟木雕作品“宋城赣州”。 古城墙和浮桥 赣江源头八境台 【天下客】 透过历史的云烟,你会看到客家赣州宋代历史文化遗存仍灿若星河:“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宋代古城墙,“江南四大孔庙之一”的赣州文庙,巍峨肃穆的宋代慈云塔,规模宏大的宋代七鲤古瓷窑,享誉古今的排水系
在花果画廊中寻找客家桃源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记者吴优高讯实习生家敏 品幽兰,感受精致农业大发展 精致兰花吸引摄友拍个不停。 读者采风团首先来到城北现代农业休闲区特色景点——绿道幽香兰花品鉴园。据介绍,该园2009年由城北镇政府引进10多位兰花种植大户投资1.5亿元兴建,占地面积1000多亩,主要有企黑、白墨
善良勤劳包容热情客家精神与圣火同辉 新客家、老客家,来到惠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包容性强是惠州的真实写照。 本报记者方炳徐 实习生黄景华 摄 市民对圣火在惠州传递抱有极大热情。本报记者张艺明 摄 这几天,宏斌认为自己做了一件非常得意的事情:他在QQ群上将惠州的内蒙古老乡组织了起来,为5月9日奥运圣火在惠州传递呐喊助威。 作为一名来自内蒙古的新客家,宏斌说他对惠州的
客家文化:魂牵天下客家人
作者:暂无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屹立在长汀客家母亲缘广场的客家母亲塑像母亲塑像。。 宁化石壁客家公祠 客家人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迁徙的历史。清朝诗人黄遵宪的诗里这样写道:“中原有旧族,迁徙名客人,过江入八闽,辗转来海滨。” 一千多年来,永嘉之乱、唐末兵燹、宋室倾覆,每当中原大乱时,客家先民们就扶老携幼,翻山越岭,一路向南,向南
弘扬客家文化,是客家、中国和世界之急需 ——许嘉璐先生访谈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许嘉璐 ●本报记者曾秋玲 ■人物简介  许嘉璐:江苏省淮安市人,1937年6月生于北京。195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后留校任教。现任北师大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院长、汉语文化学院院长,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院长。担任的主要社会团体职务有: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理事长,世界汉语教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梅州客家山歌 山歌一声山水绿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客家山歌远传扬, 条条唱出情意长; 条条唱出郎心事, 声声唱出妹衷肠。 越过岭表的绵延丘陵,我们来到梅州。在此地寻找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山歌。不必翻山越岭到丛林深处祈求巧合机缘,更不必花百多大洋专门去听表演专场,就在梅江边上,几个老人随便一聚,唱了千年的调子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