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逸夫在赣州捐建28个教育项目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2004年9月22日晚,邵逸夫在重庆。(资料图)
如今,坐落在赣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校内的“逸夫楼”,仍旧担当重任。记者赖天然 摄
邵逸夫三兄弟在一起,右起为邵逸夫、邵仁枚、邵邨人。(资料图)
2011年8月7日,2011香港小姐庆功宴上,邵逸夫与冠军朱晨丽、亚军朱希敏、季军许亦妮以及国际亲善
-
客家家训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引言
为大力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助推红色土地实现绿色崛起,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市教育局专门成立《客家家训》编写工作委员会,负责《客家家训》的征集与编写。《客家家训》编写中充分体现地域性、雅俗性、时代性、哲理性原则,彰显梅州客家文化底蕴和时代精神。此项工作得到全市上下的广
-
基因寻根:画出客家人的寻亲地图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基因族谱项目创始人孙朝辉,于2011年8月应邀做客央视网华人频道接受专访。
孙朝辉(右)与他的工作伙伴在做基因族谱数据研究。
[探奇]
“真没想到,我竟与宁化的傅姓家族是亲戚。”今年10月24日,台湾台北的傅先生与记者通电子邮件,道出了开心事。
傅先生76岁,族谱记载家族
-
客家女的[外家情(外一篇)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家有则谚语:“八十公公爱祖家,八十婆婆爱外家”,说的是客家人的敬祖报本情结。在客家史上持续数百年的几次大迁徙中,南迁的客家先人几经颠沛流离九死一生,却始终背负着祖宗骨殖绝不丢弃,便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对于客家女来说,她们的敬祖情结除了表现为对夫家祖辈的敬奉外,更多体现在对外家(娘家)的感情上。
外
-
基因寻根:画出客家人的寻亲地图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宁化记者站 刘才恒 文/图
2011年8月,客家基因族谱项目创始人孙朝辉应邀做客央视网华人频道,接受专访。
“真没想到,我竟与宁化的傅姓家族是亲戚。”10月24日,台湾台北的傅先生与记者通电子邮件,道出了开心事。
傅先生76岁,族谱记载家族从广东梅县迁往台湾,但再往上就不知道了
-
我的灵魂在客家围屋
-
作者:叶志卫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76岁的程贤章被誉为“客家文学的一面旗帜”,他是一个地道的客家人,演讲的时候带着浓重的客家腔,客家俚语、客家山歌、客家风俗故事不时从他的嘴里蹦出来。昨日,在市民文化大讲堂,他用这些俚语、风俗生动地解释了客家文化,他说,“我的文化之根在客家,我的灵魂在客家围屋,是厚重的客家文化积淀激发了我的创作欲望和
-
杜鹃声声为客家 ——记《客家人》杂志社常务副社长、总编辑李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工作对于李慧鹃而言,就是一剂治病的良药。
本报记者曾秋玲
她来自内蒙古大草原,到深圳寻梦,从此结缘客家;她又来到客都梅州,担任了《客家人》杂志社常务副社长、总编辑,她虽然不是客家人,却像杜鹃啼血一样宣传客家文化;她身患肺癌,却把工作当成治病的良药,时时牵挂着她的《客家人》杂志……
-
百年世居展现客家历史画卷 文博会成文化项目与资本对接平台
-
作者:潘玉蓉 张伙生 刘婷婷 肖海强 何俊 苏妮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超3000文化项目欲“吸金”
寻资金找项目,上文博会!随着文博会投资交易功能的成熟,文化项目和资本在文博会平台上擦出火花的例子已经不再罕见。记者了解到,今年文博会接报了3000多个投融资项目,近200家投融资机构前来寻找投资机会。再加上今年增加的中国文化产业网“交易中心”和“网上文
-
客家人的智慧結晶 堡壘家園—土樓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遊海島城市廈門之
欣賞過客家人極具氣派的古村後,就要去參觀客家人的智慧結晶土樓群。從廈門出本島向北,上瀋海高速,沿漳州路標一直下去,過漳州,南靖出口下高速,便可以按土摟的標牌一直到各個土樓群了。在我們要往永定初溪看「飛碟」和「導彈基地」,港中旅(廈門)國貿旅行社的金樺總經理提醒我們,港人熟
-
客家文化资源与大学生诚信、成才、成功特色教育
-
作者:李俊夫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实效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思想教育过程的生命力和战斗力所在。当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就要努力拓展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式,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近年来,嘉应学院坚持结合学校实际、立足梅州当地、弘扬客家文化,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客家优秀传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