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山歌剧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梅州客家山歌剧是用客家方言演唱客家山歌的地方剧种,以梅县为中心,流行于梅州其他地区,以及惠州、汕头、韶关、江西、福建等毗邻地区。产生于建国初期,深受群众欢迎。
客家山歌剧用客家方言演唱,剧本
-
弘扬客家文化,是客家、中国和世界之急需 ——许嘉璐先生访谈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许嘉璐
●本报记者曾秋玲
■人物简介
许嘉璐:江苏省淮安市人,1937年6月生于北京。195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后留校任教。现任北师大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院长、汉语文化学院院长,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院长。担任的主要社会团体职务有: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理事长,世界汉语教
-
客家传统服饰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作者简介
邹春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民族学与人类学学会客家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江西省民俗与文化遗产学会理事、赣州市客家联谊会理事等职务。长期从事客家文化和区域社会史研究,已参与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项目以及江西省社科规
-
打造交通版的“梦里客家”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一次借力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发展、追赶全国平均水平的重大机遇。
——朱泽君在加快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现场会
-
客家华侨与梅州近现代民居演变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梅州在近代出现了中西合璧式的近现代民居建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近现代客家建筑文化,在岭南建筑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社会价值。
客家人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建造了众多土楼、围龙屋等著名的传统民居建筑。近代以来随着梅州侨乡的形成,华侨大量投资民居建筑,城乡建筑在传统土木建筑的基础上,大量融合西
-
客家文化的两个节点解析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编者按:客家民系是汉族颇具特色的一支民系。由于历史上中原发生战乱、灾荒,大量衣冠士族南迁,中原汉人几经辗转,聚集于闽赣粤三省交界地区,与当地少数民族长期在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互相交融,同化了当地的土著,孕育出既有中原文化传承,又有独特语言、社会、文化特征的客家民系。地处闽江、赣江、汀江三江源头的三
-
让赣南客家文化大放光彩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赣南采茶戏经典剧目《补皮鞋》。记者郭智勇摄
□康诗俊记者幸菲菲
1月6日,文化部正式发文,同意在赣州市设立国家级“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继婺源县被列入跨地域(安徽、婺源)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之后,江西省第二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这无疑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
客家三咏
-
作者:牟国志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家徙
粤赣苍屏梅岭垭,鸡鸣两省石阶斜。
遥迢驿路驮迁客,青翠新榕绽细芽。
傍水依山兴宇舍,男耕女织务桑麻。
纵横珠水源流远,百越昌隆赞客家。
注:赣粤边界上的梅岭关隘与驿道,是当年客家人南徙的古道要冲。
客家人
方言俚语壮神茶,笑貌音容贺岁花。
济困扶贫仁嗣后,敬贤尊老礼传家。
围屋古邑尘寰美,珍
-
江西:赣南客家人在北京创办“客家会馆”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四海客风】
近日,由赣南客家人创办的北京第一家“客家会馆”,在北京最繁华的建外西区13号楼隆重开业。吃地道的客家菜,说地道的客方言,品地道的客家香茶,听客家歌曲……北京“客家会馆”的隆重开业,为
-
让客家歌曲流行全球
-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家流行音乐金曲榜昨日在梅州启动
本报梅州讯(记者叶仕欣通讯员袁群华)旨在汇集全球客家地区和讲客家话方言区的人们共同打造属于客家人自己的流行歌曲推动客家流行音乐的繁荣和发展,经过半年时间的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