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45)
期刊(83)
视频(19)
学位论文(14)
图书(5)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45)
期刊 (83)
视频 (19)
学位论文 (14)
图书 (5)
会议论文 (1)
按年份分组
2015(19)
2014(111)
2013(30)
2012(31)
2011(27)
2010(20)
2009(15)
2008(11)
2007(1)
2003(1)
按来源分组
继续教育研究(2)
教师(2)
教育理论与实践(1)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
侨园(1)
教育导刊(1)
人民教育(1)
师道(1)
贵州教育(1)
美术教育研究(1)
龙岗有个客家山歌王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巫云瑞在展示他收集的民间歌曲素材。 在龙城街道五联社区崇文学校文学艺术活动室,经常可以看到一位个子不高、身体健壮的七旬老伯,在该校客家文学艺术兴趣小组学生面前,用雄壮而又略带沙哑的嗓音唱客家山歌。他就是经常在客属联谊活动中献唱山歌的马来西亚归国华侨后裔、龙城街道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
游客眼里的客家土楼
作者:何雪昌 卢基莹 李添华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自去年7月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来,永定客家土楼游客与日俱增。游客的眼里永定客家土楼是什么模样,他们欣赏土楼和品味土楼有哪些感受?带着这个问题,3月上旬,我们采访部分土楼游客。 “土楼乡村很美” “如果 说我参观土楼有什么感受,我认为土楼山村实在是很美,”正在洪坑村参观土楼的福州游客
糅合客家文化和华侨文化的四点建议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市侨联邓锐 梅州是世界上客家人的主要集聚地和客商的主要发源地;是“世界客都”,又是广东省著名侨乡。千百年来,梅州人勤奋拼搏,锐意进取,糅合和发展了客家文化,建立了具有客家特色的华侨文化,创立了华侨精神。 我们要运用好梅州特色文化,并使之成为具有梅州特色的文化产业。 (一)发挥现有渠道的作用。长
80后客家妹结缘“十佳楼长”
作者:韩志强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张春茹连续两年获评光明新区“十佳楼长”。 受访者供图 19号 主角:张春茹地址:公明长圳社区 [南都贺喜]楼长干的事,与每一个居民楼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在最基层的“长”中,楼长是个特殊岗位,能在琐碎的工作中自得其乐,进而在新区12518名楼长中脱引而出,可喜可贺! 当楼长也能当出“名堂”
惠州特色原创作品《花灯舞曲》获金奖 取材于东江流域客家民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届少儿艺术花会共有52个节目获得了金奖,我市占了6个,其中独具惠州特色的原创作品——— 来自市第一中学初中部的民乐合奏《花灯舞曲》获得好评,最终将“音乐类”金奖收入囊中。同时获得“音乐类”金奖的还有来自市仲恺高新区九拍打击乐俱乐部的少儿爵士鼓《在希望的田野上》、市文化馆表演唱《皆歌一唱闹洋洋》。在
雄冠粤北的中西合璧客家围屋学发公祠: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见其宏壮之规模,为北江数府州所未有。” 学发公祠,雄冠粤北的中西合璧客家围屋。 墙上的蝙蝠雕刻,寓意福到。 整个建筑内,刻有末代榜眼朱汝珍撰联并书13对石联。 保存完好的学发公祠已成为当地一个旅游景点。 学发公祠位于阳山县七拱镇大禾岗,筹建于19
他想让客家拳回归祖地台湾人李光铭,想在龙岩开武馆,传授流民拳
作者:吴鹏波 吴林增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台湾人李光铭,客家流民拳第二代掌门人,虽然已经66岁了,但打起拳来依旧虎虎生威、风生水起。 到龙岩两年多的时间,人们记住的,不仅是他的流民拳,更有他治病救人、捐资助学的善举。 昨天,在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李光铭说,他到龙岩,为的是广结善缘、以武会友,“有机会的话,我想
汤明哲率徒应邀到华南最高音乐学府授课 客家山歌唱响星海音乐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记者刘军刘世锦 汤明哲在星海音乐学院教唱山歌 本报讯“来到星海四百里,见到大家心花飞。先向各位问声好,山歌当作见面礼。”……近日,素有“客家天籁之音”之美誉的客家山歌在华南地区最高音乐学府——星海音乐学院唱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客家山歌)代表性传承人、我市著名山歌大师汤明哲
数十名市民和记者受邀感受龙岗文化建设新变化新成就,盛赞——
作者:张秀云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市民在鹤湖新居参观时开心地与舞龙队合影留念。本报记者 钟致棠 摄 走进鹤湖新居,感受百年传统客家文化;步入龙岗文化中心,接触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昨日下午,数十名市民和媒体记者受邀参加“新春看新龙岗”系列活动,通过实地走访,感受近年来龙岗区文化建设新变化新成就。龙岗区副区长杨莉参加了当
昔日撕毁入学通知书如今毕业又遇就业难 客家女孩李田珍遇
作者:冯小静程丹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2006年9月5日相关报道 2006年的9月4日晚,李田珍在蔡立斌的帮助下,用重新拼接好的《录取通知书》实现了上大学的梦想 本报记者 郑迅 摄 本报记者 冯小静 实习生 程丹 三年前,客家女孩李田珍毅然撕掉入学通知书到餐馆当起了服务员,饭桌上遇到好心人要送她到广州上大学。 本报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