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225)
期刊(948)
学位论文(662)
会议论文(78)
视频(30)
图书(18)
按栏目分组
报纸 (2225)
期刊 (948)
学位论文 (662)
会议论文 (78)
视频 (30)
图书 (18)
按年份分组
2015(30)
2014(1354)
2013(453)
2012(491)
2011(443)
2010(464)
2009(219)
2008(196)
2007(114)
2004(42)
按来源分组
赣南日报(181)
三明日报(114)
客家研究辑刊(81)
赣州晚报(63)
客家文博(20)
龙岩学院学报(9)
岭南文史(2)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
中国消防(1)
安徽建筑(1)
黎畲萧屋:一个可能源自畲族的客家宗族
作者:刘大可  来源:畲族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关于客家与畲族的关系,早在20世纪80年代,王增能先生就曾发表文章,指出客家与畲族的关系非常密切。进入90年代后,谢重光、吴永章、蒋炳钊等先生从语言、服饰、饮食、地名、生产技能、生活习惯、民间信仰等方面,进一步论述了客家文化中包含畲族文化的成分,指出客家及其文化的形成是汉畲两族长期互动的结果。
“海峡客家”旅游的发展路径及运作模式初探:以闽西客家旅游为例
作者:刘大可  来源: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消费社会学研究“”论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海峡客家  旅游  发展路径  运作模式  闽西客家 
描述:对进一步发展“海峡客家”旅游有所助益。文章认为,发展“海峡客家”旅游一方面需要将“客家文化”的概念转化为一个让游客“进得来,住得下,玩得好,肯花钱”的旅游产品形象;另一方面则需要进一步塑造自身独特的客家文化品牌、推进赣粤闽客家区域的旅游合作和进一步加强与台湾客家旅游的交流合作。
畲族民歌与客家民歌的比较研究
作者:蓝雪霏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客家,是北方汉族南迁闽、粤、赣边界后形成的一个颇有个性的支系,现有人口5,507万人(含台湾)。客家方言是仅次于吴方言的汉语六大南方方言之一。客家的名称,一说来源于宋代客户,并进而向前推至晋元帝诏书所定的给客制度和唐宋政府薄籍之客户之专称;一说来源于广州人
客家建筑与城市文明的冲突和协调
作者:潘安 鱼建东 杨伟  来源:第十七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化精华,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如何引入传统客家建筑元素,是对客家建筑形态忠实地还原,还是提炼客家建筑元素符号再创新?本文通过对客家文化历史、建筑元素功能的分析,结合客家文化公园建筑设计竞赛的优秀案例,对二者间的冲突、协调、表现手法方面做了深入研究,希望与读者达成共识.
从人类学和遗传学角度探讨客家民系本质
作者:叶智彰  来源:云南客家文化研究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这种观点的人占多数。第三种观点则认为少数的中原汉人带着当时较发达的中原汉文化融化于南方较多数的古百越族中,形成以中原文化为主体的客家共同体。迄今,由于史料不全或记载失真等原因,仅仅从社会科学研究客家源流及其实质等问题,颇难做出较为正确的结论,因此有必要从自然科学研究的角度来探讨客家民系的本质。
从宁化客畲关系看客家族群融合
作者:余保云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对客家的研究已有近200年历史,但对何谓客家民系?长期以来各执一说。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海外客家人不断回国寻根问祖,旅游观光,逐步形成了客家热。在这股客家热的影响和推动下,将客家研究推向了新高潮,学者对客家民系的界定才趋统一,其共同之处:一、肯
论女性崇拜与客家妇女的社会文化生活
作者:钟晋兰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女性崇拜是在人类社会到了母系社会中晚期,随着原始人生育信仰观念的形成与发展而出现的,当时一方面崇拜图腾,另一方面崇拜妇女,而且认为只有两者结合才能生育后代,男子的作用是排斥在外的,因此,当时普遍流行图腾和女神崇拜。最早的女性神明是始祖女神,在我国,许多民族都有关
客家聚落的文化空间再现:以台湾佳冬乡历史建筑为例
作者:许光廷 杜奉贤  来源:第八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理论(青年)学术会议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府志》中,被形容为“阴云瘴疠,触之必死”的汉化番境。佳冬乡在台湾屏东县西南方。在行政区域上划分为12个村落。其中,佳冬村,六根村、赖家村、万建村、昌隆村、丰隆村为客家人聚集村落,属六堆客家组织之左堆,闽南聚集的村落则包括石光村、玉光村、大同村、羌园村、焰塭村、媪丰村。本文研究方法主要采文献回顾和田野调查方法进行;研究调查此一客家聚落之人文景致与历史建筑;以社会文化空间论述分析.提出客家聚落的文化空间的再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