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601)
学位论文(365)
期刊(265)
视频(57)
会议论文(19)
图书(6)
图片(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601)
学位论文 (365)
期刊 (265)
视频 (57)
会议论文 (19)
图书 (6)
图片 (1)
按年份分组
2015(57)
2014(506)
2011(129)
2010(148)
2008(46)
2006(34)
2005(20)
2004(17)
2002(4)
1992(1)
按来源分组
其它(427)
香港文汇报(128)
第九届客家方言研讨会(13)
台湾学志(2)
東吳外語學報(2)
聯大學報(1)
中華皮膚科醫學雜誌(1)
國文天地(1)
高雄师大学报(1)
花蓮教育大學學報(綜合類)(1)
臺灣客方言完成體與持續體之關係探索:料庫爲本的觀點
作者:李詩敏 賴惠  来源:第九届客家方言研讨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臺灣客語語料庫  完成體  持續體  構式語法 
描述:臺灣客方言完成體與持續體之關係探索:料庫爲本的觀點
“五色话”使用现状及其濒危的原因
作者:韦茂繁 韦树关  来源:中国首届人类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五色话  使用现状  汉语方言  壮语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  语言成分  民族语言  壮族  壮侗语  混合语  中间状态  一种语言  平话方言  民族成分  乐乡  客家方言  差异  北方方言  桂柳话  县志 
描述:。之所以称“五色话”,按当地的说法,是因为这种话夹杂了壮语、拐话(汉语平话方言)、桂柳话(汉语北方方言)、麻盖话(汉语客家方言)等多种语言成分。冠以“五”,乃其多也。作为一种民族语言,“五色话”正处在“民族语→混合语→汉语方言”转化的中间状态。
客方言見系合口介音的音韻行爲
作者:    来源:第九届客家方言研讨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客方言  見系  中古開合口  音四呼 
描述:,客方言開口一等最容易有合口韻的產生,其他.中古開合口演變至今音四呼,在漢方言中,各有各的發展,客方言見系雖往往是音的最後堡壘,卻也不(免)受影響,有些是內部音變,有些是外部音變(接觸),內部音
逃离与攀附:从“文化界定历史”论畲族与客家的形成和“客”
作者:王天鹏  来源: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一、文化界定历史黄应贵认为,若能将历史人类学的研究课题与成果所构成的个别文化之独特现象及其背后的全人类文化视野多层次的言语化概念带入历史学研究的思考中,实有助于历史学研究上有如年鉴学派或新文化史式的开展与突破。同样,若能将史识带入人类学研究也会有同样的开拓性突破。但这必须建立在对于两个学科
客家話持續體標記初探
作者:宋彩仙  来源:第九届客家方言研讨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客家話  體標記  語法化  時間  動詞 
描述:體體標記討論及綜合比較。客家話的持續體標記有“-等、-緊、-穩、穩定,其中“緊”字更有以兼具副詞意思表示,依其代表持續體的體標記和其衍生出來的句式及意最爲特殊。依動詞的分類定義動詞的本質以表示不同
客家話程度副詞的法結構研究
作者:暂无 来源:第九届客家方言研讨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客家話  程度副詞  詞彙  語法      兜仔      有兜仔 
描述:+V+(了/、)+數量成分、HF+性質形容詞、HF+縣態形容詞、HF+N等,除田野調查外,並結合運用行政院客委會2008年所出版的《九十七年客能力認證基本詞彙-中級、中高級暨料選粹海陸版》,以典型的六個客家程度副詞爲代表,說明客家話程度副詞的法結構。
客家人与云南
作者:叶少玲  来源:云南客家文化研究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凡是有太阳的地方。就有我们客家人。这是客家人引以自豪的一格。客家人走遍世界,云南也不例外,古代自宋元朝代起就留下了客家人的足迹。根据调查,客家人来云南定居,大致有如下几种原因:(1)移民;(2)从军;(3)赴任官员;(4)
清代廣東方志的『客民』、『客匪』與『客家』論述
作者:唐立宗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第四届青年学者论坛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羅香林  石窟一徵  客家  土客械鬥 
描述:重新檢驗這些學者們慣常引用的史志文本,試圖針對清代廣東方志中的(風俗)、(民族)、(方言)等各篇記載.或是(兵事)、(大事紀)對客衝突的紀錄,依時序性地重新解讀各類志書的『客民』相關書寫,目的在討論
饒平客話的畬話成分
作者:徐貴榮  来源:第九届客家方言研讨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饒平客話  山客  畬話      介音 
描述:除有、西的音特點之外,還有不少的畬話成分。現在上饒地區還有數個畬族特有地名「 」,饒洋鎭仍存有「畬族自治村」,可見饒平客話與畬的關係密切。這些音特點,有些還在台灣現存的饒平客話保存著。本文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