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0108)
报纸(6255)
图书(1414)
学位论文(1237)
视频(386)
会议论文(350)
图片(44)
按栏目分组
期刊 (10108)
报纸 (6255)
图书 (1414)
学位论文 (1237)
视频 (386)
会议论文 (350)
图片 (44)
按年份分组
2015(398)
2014(12033)
2013(1274)
2012(1313)
2008(566)
2007(356)
2006(181)
2005(81)
2004(125)
2002(48)
按来源分组
其它(2341)
香港文汇报(225)
澳门日报(121)
客家(113)
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5)
東吳外語學報(2)
汉语史学报(2)
聯大學報(1)
花蓮教育大學學報(綜合類)(1)
第38届国际汉藏语会议(1)
客家數位學習推動成效之研究—以哈客網路學院與客能力認證網
作者:翁貴美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數位學習  全球資訊網  客家語言  客家文化與意象 
描述:動的動機、理念、成效、困境及未來展望。本研究發現,客家數位學習推動效能的提升,不只是網站建置內容的充實,更重要的是政府政策的規劃與執行;而研究建議,包括:1.對網站建置建議:(1)增加多國言版瀏覽
国民小学客家语教材内容特性之分析研究:以康轩版为例
作者:许淑梅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内容特性  教材  客家  康轩 
描述:客家主要鄉鎮國小開設客家的總比例為86%,台灣客家主要鄉鎮國小開設客家課的學校使用康軒版客家教科書的總比例為29%;康軒版客家教材在桃園縣、南投縣使用率超過六成;苗栗縣及台中縣的市 佔率為零
客家语教学支援工作人员工作满意与组织承诺之研究:以桃园县为例
作者:陈美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组织承諾  工作满意  教学支援工作人员  客家 
描述: 18.0統計軟體,進行量化分析發現:(1) 桃園縣客家教學支援工作人員具有高度的工作滿意與組織承諾。(2)桃園縣客家教學支援工作人員工作滿意程度,不因性別、年齡、服務年資、專任/兼職、服務學校規模
客家政策效益之实证研究-以桃园县为例
作者:廖中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认同  政策效益  客家委员会  客家政策 
描述:認證與客生活學校的辦理最令客家族群滿意,除了提升客家的能見度,也讓客言位階有提升之效用,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及公事言則在實施滿意度較為低落,呈現出要讓客成為公事言尚有一段需要努力的空間
民众日常使用语言与政党认同关联之研究
作者:林于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社会化  境遇论  语言  政党认同  语族活力理论 
描述:言的活力是否旺盛,則可利用族活力理論理檢視之,其中包含了三個重要的因素:人口、地位以及制度的支持。 在台灣, 言的使用主要可以分為國、閩南客家、國台並用及國客並用。由於國民黨政府
台湾客家俗谚中的数词研究
作者:谢淑援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意涵  客家  俗谚语  数词 
描述:更清楚客家族群的深層文化,進而更樂於應用在生活中,使其源遠流長。 客家俗諺數詞在搭配形式上、意內容分類中、修辭的方式的研究探討中,得到以下幾點結果:一、數詞的使用情形與義多寡成正比二、數詞表達
台北市客傳承計畫評估之研究
作者:黃先光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策評估  客語傳承計畫 
描述:推動客計畫之決策參考。本研究之研究流程,重點在研究架構先有明確骨架組構後,按序依文獻探討所得資料,利用評估指標及研究方法之技術,蒐集資料並加以判斷分析,得出結論提供建議,做為政策制訂參考。關鍵詞 : 客傳承計畫、政策評估
客家方言词源考索
作者:刘起昆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方言  单音节词  词源  考索 
描述:活潑的和豐富的客家方言。在客家方言中,有這樣一部分詞:它們無論在音還是在義上,都與中原古漢相同或相近,這是研究古代漢音、義變化發展的及格為重要的材料,對這部分詞的研究有助於我們認清
语言使用与族群认同的可能关系:以中坜市新新国小之家长为例的
作者:林瑞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语言使用  族群认同  客语  母语  本土语言  客语教学 
描述:解後,以個別的深度訪談來探討本研究的相關問題。本研究顯示,言是構成族群認同的重要元素;擁有較佳的客能力,就越容易對客家族群產生認同,即客能力越強客家族群認同也越強;居住於客家庄或是與長輩同住,較
台语文学论争及其相关发展1987?1996
作者:吴长能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台语文学  母语教育  文字化  白话文 
描述:二個議題的辯論,而引發台文字化、母教育、言政策等相關議題的發展。因為台文學論爭,打破獨尊華的權威,其他族群的言文化運動也受到鼓舞。台文學論爭不但追求自己的生存空間,也激起客家族群及原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