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469)
期刊(523)
学位论文(251)
视频(78)
图书(39)
会议论文(19)
图片(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2469)
期刊 (523)
学位论文 (251)
视频 (78)
图书 (39)
会议论文 (19)
图片 (1)
按年份分组
2015(79)
2014(885)
2013(479)
2012(476)
2011(500)
2010(363)
2009(210)
2008(186)
2006(41)
2002(5)
按来源分组
其它(349)
客家研究辑刊(34)
龙岩学院学报(4)
广东艺术(3)
福建乡土(2)
农业考古(1)
小说评论(1)
青年文学家(1)
健康人(1)
台语研究(1)
台湾公共广电集团顾客管理策略之研究
作者:张祯耘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公广集团  华视  顾客管理  关系行销  顾客关系管理 
描述:
於是,本研究首先重新定義廣集團的顧客,再來討論廣集團如何管理顧客;而台灣是第一次面臨單一公共電視頻道擴展為公共廣電集團,所以需要參考其他國家的經驗。本研究有三個主要的研究問題:一
广集团新闻平台整并成效之分析
作者:陈立峰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无线电视台  公广集团  新闻平台  整并  内部整合管理 
描述:運成本,發揮集團綜效」的期待下,僅管華視公共化可依據的法源尚未通過,、華視新聞部整併工程,仍在同年的8月6日正式上路。廣新聞平台整併至今已屆一年,一方是受「視法」保障、成立八年的視新聞部
何谓「公共领域」:从桃园东势地域社会史与社群组织谈公共概念
作者:黄教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公共领域  东势建安宫  地方菁英  社群  宗族 
描述:民眾信奉。透過業主權、古契約文書、廟史與族譜相關史料追查,可見東勢建安宮與漳州勢力、漳州籍地方菁英有莫大關係。但經過衍生、轉喻過程,開漳聖王在粵籍族群民眾的認知中,則是一種因應需求而生的在地化神祇-三王公-不具特定族群分類意識的神祇,因此在省籍分類械鬥後仍能得粵籍族群信奉。除了神格的變化,各領域地方菁英的支持更是使東勢建安宮成為公共領域的重要原因。在組織結構上,不論在戰前或戰後都由地方菁英-在國家機構、民間社會組織與私人領域-任職或具有聲望者所組成,在結構上反應了東勢的多元權力體系。這種結構日後也成為評價其他社群的依據。與其他社群相較,東勢建安宮盡可能的包融社會各領域地方菁英,為東勢最龐大與最理想的公共領域 。 此認知透過民眾評論宋屋義民廟與東勢庄文化協會的過程得到驗證。宋屋義民廟同為輪庄廟、公共性活動也與東勢建安宮相似。但宋屋義民廟基於建廟時的歷史因素,時至今日仍由宋氏一脈掌管,因此在公共論述之餘仍存在私人廟宇的論述,差別即在於廟宇組織包融地方菁英程度上的差異。同樣情況發生在東勢庄文化協會上,民眾普遍認為東勢庄文化協會包融的地方菁英過於單一、其操作的議題、組織結構與其他面相都與T派下過於緊密,不符合民眾所認知的公共領域結構,因此被認為是私人領域組織。但東勢庄文化協會今日的局面並非自願選擇之結果,乃因社造熱消退、民眾長期消極參與,東勢庄文化協會也僅能日益依賴所能掌握的資源-包含人力在內的T派下軟硬體資源-原因所致。民眾會以宗族思考宋屋義民廟與東勢庄文化協會公共領域資格,顯然與宗族意識有關。即便台灣漢人社會宗族組織不發達,但仍存在宗族意識,宗族意識仍是人際網絡重要基石之一。關鍵字 :公共領域、東勢建安宮、地方菁英、社群、宗族
广西客家道群体研究:以博白县凤山镇为例
作者:莫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凤山镇  道公群体  客家  民间信仰 
描述:现实意义、创新点。第二部分将凤山镇客家道的自然地理背景及当地的人文信仰背景做一概括。第三部分是追踪道教在广西客家地区的传播与流变之历史沿革,探索现在客家地区流行的民间道与道教的渊源。第四部分叙述凤山镇道
卢氏宗祠:一个农村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功能的变迁与重建
作者:卢燕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村社区  公共文化空间  宗祠功能变迁 
描述:一个鼎盛时期。本文以卢氏宗祠为研究对象,它是一个典型的客家祠堂。兴建于明朝末年,经历了两次被毁,现在村中的祠堂是清光绪七年第三次重建的。面对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村庄,历史丰富的祠堂,作者拟把祠堂作为一个公共文化空间来描写。在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下,祠堂经历着不同功能的转换,它由传统时期的社会教化和基层治理中心转变为新中国建立以后的集体化时期的社会主义乡村教育的场所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公共文化空间,承载着文化记忆和经济开发的双重功能。对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卢氏宗祠政治社会功能的分析,始终以“国家——社会”理论视角为观察点,探讨“国家”与“社会”二者互动之下的宗祠功能变迁逻辑,并总结出关于在新形势下,建设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方法。农村公共空间是农村社区健康运行的要件之一。在公共文化空间里,村民之间的横向联系加强,公共舆论更有作用,合作也更易达成。农民参加公共空间的活动,有助于培养其公共精神和公共意识。公共空间打造应当以农村文化建设为核心,而祠堂作为农村社会中一个重要的公共文化空间,在经历了国家与社会的变迁之后,更能发挥它在建设新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纽带作用,所以构建新农村的公共文化空间,需要保护以祠堂为代表的传统资源,国家和社会其他力量应该加大资源的投入,配合农民的积极性,这样推动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
公私夥伴关系之研究:以2011-2012年新北市客家义民文
作者:朱惠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公私夥伴关系  新北市客家义民文化嘉年华活动  客家社团 
描述: 本論文還探討「2011-2012年新北市客家義民文化嘉年華活動」的公私夥伴關係型態,就夥伴目的而言,研究結果顯示部門(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局)與私部門(客家社團)兩者的合作關係朝向水平關係的夥伴
一个客家文化景观—新屋乡大溪漘地区的厅、祖塔
作者:叶惠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公厅  祖塔  文化景观  景观形态  空间配置  社会网络  仪式行为 
描述:由對其器物、社會、精神三層面的剖析,瞭解此一文化景觀之整體面貌,同時突顯新屋鄉大溪漘地區居民的空間觀與當地的人地關係。
首先針對廳、祖塔的器物層面進行探討,可知廳為舊時老屋在現代化衝擊下
客家电视台沟通模式之研究:以哈伯马斯公共沟通的观点
作者:张兴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族群  哈伯马斯  媒体近用权  客家电视台  族群电视 
描述:懷客家族群及眾媒體近用之權益,並增進認識、瞭解客家語言與文化內涵,促進族群交流與和諧,建構多元文化社會公民之精神。」也可以發現,客家電視並非是一個封閉性的頻道,反而一個對內凝聚共識、對外促進交流
地方产业通路建构之网络治理探讨:公馆乡红枣产业为例
作者:黄宏至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地方产业  通路  网络治理  公馆乡  红枣  客家文化 
描述:門、私部門與非營利組織互動對紅棗產業通路角色功能;四、探討館鄉客家文化與紅棗產業關係以及未來發展。本研究使用質化研究,將透過文獻資料回顧,瞭解以影響通路建構和網絡治理互動概念進行訪談。使用深度訪談
国家、社会与媒体政策—台湾公共广电集团化政策过程之研究
作者:黄如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公共化  公共广电集团  民间社会  国家自主性  传播政策 
描述:何得以落實是值得研究者探討的問題。
從政策研究的國家理論與傳播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基礎,本研究以公共廣電集團政策為例,透過次級資料分析與深度訪談法探討三個主要研究問題:即公共化政策提出的背景、政策過程的各個行動者如何互動促成公共廣電集團的誕生、以及政策過程中的國家與社會的關係。
本研究發現,公共化政策提出有政治環境上與媒體環境上的原因。首先,政治力未隨著政治自由化與民主化退出媒體,而整個傳媒環境在自由化後,在政府放任的媒體政策下導致惡質的商業競爭。以傳播學術界為主的媒體改革人士有鑑於此,認為有必要平衡當前的媒體環境,隨後透過替政治人物撰寫傳播政策白皮書提出台視華視公共化,試圖屆時從政策層面落實媒體改革。
國家在政策過程中的自主性受限於來自民間社會集結力量,使其無法完全依照本身的偏好制定符合自己利益的政策,但同時也導致了行政部門的公共化政策一直模糊不清。因社運團體積極介入政策過程,阻擋了台灣媒體環境進一步私有化與政商結合的可能性,公共廣電集團的形成除了具有媒體改革的意義,同時也代表台灣傳播媒體環境邁向新的里程碑。不過社運團體在此政策研究的個案中雖有著關鍵性的角色,但研究也發現,促成其他相關的政策行動者與社運團體結合、共同促成公共廣電集團最關鍵的因素仍是基於自身利益考量。本研究認為未來仍需知識份子引導群眾發揮批判能力與自覺,透過彼此多元對話、形成更大的批判力,進一步從事改革。而國家應維持政策透明性,擴大公民參與的管道,並且做為積極主動的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