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086)
期刊(904)
学位论文(199)
图书(35)
会议论文(25)
视频(1)
人物(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086)
期刊 (904)
学位论文 (199)
图书 (35)
会议论文 (25)
视频 (1)
人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1078)
2013(246)
2012(225)
2011(226)
2010(177)
2009(77)
2008(83)
2007(45)
2002(6)
1996(1)
按来源分组
其它(218)
大众文艺(7)
老区建设(5)
飞天(2)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
海内与海外(2)
中国解剖学会2012年年会(1)
知识窗(教师版)(1)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
香港荣誉出版有限公司(1)
馬英九的六大票倉分析
作者:張友驊  期号:第12期 来源:台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的情況下,國民黨選票流失明顯,雙方差距已減縮至30多萬票,若國民黨不能固守北北基宜票源,想要以北補「勝選」,將有實質困難。 過北北基宜南下,就是桃竹苗等客家人集聚區域。該區域長期以來都是國民黨鐵票區
关於台湾客家建筑的根源及其型态的特徵
作者:黄兰翔  期号:第74期 来源:台大文史哲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建筑  客家建筑  移民原乡  双栋  边陲与中心  中国建筑 
描述:单的事实,但却是非到访原乡地无法轻易理解的事情。因此本文不再以找出台湾客家建筑的「静态特徵」为目标,而是着重於原有汉族文化的合院建筑共通性的讨论。如今无论是存在於台湾客家原乡的粤东、闽西或是赣南的建筑形态,甚至台湾的客家建筑所表现的特徵,都是经过多次移民迁徙、定居,因应各时代的社会情境,融合各地风土民情一时性的「动态发展」之结果。 因为田野调查改变了研究问题的发问,同样是田野调查带来的观点,亦即在20年前即已在台湾发现,但又苦於提出合理解释的客家建筑「双栋」作法。因为田野调查,知道这种作法在中国是不限定客家建筑才有的特徵。更且有不少案例不仅有「双栋」,甚至「桁檩」与「椽木」(桷木)也都采上下独立的双层作法,亦即完全的「双重屋顶」结构。因此,几乎可以确定认为台湾「双栋」是「建筑结构部材」经过历史发展变迁後的结果。而这种「双栋」或是「双层屋顶」作法,甚至可以上推至中国上古时期即已存在。既然客家建筑或是偏远地区的建筑,仍保有古代的作法,同理可推,当今存在於中国中心文化偏远地区的台湾,其传统客家建筑是否仍保有古代中国建筑特徵之片段痕迹?这是今後客家建筑研究,或是整体的闽粤建筑研究可以期待的研究方向。
关注古村落文化:客家人的桃花源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乡镇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村落文化  桃花源  客家人  建筑形制  自然村  梅州市  广东省  围龙屋 
描述:的地方迁徙垦拓,先到江淮地区,再渡江而,辗转直至赣、闽、粤。这些迁者与当地土著居民又争斗又融合,几经演变,在大江以南直至海陬形...
流动的族群
作者:阮任艺  期号:第4期 来源:户外探险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了赣江流域还有一些家族越过武夷山脉,辗转进入闽地进入了宁化石壁。在新的土地上,他们以“客”自居,以示不忘故土,白手起家,繁衍下去。 在接下来的数百年间黄巢起义,靖康之变辽金侵,一次又一次的改朝换代
收心 聚心 尽心
作者:光明 肇银 锋旗  期号:第4期 来源:江西教育·教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界重稀土之乡”。 理念:着力构建体制机制,推进教育科学和谐发展。 感言:办人民满意教育,既要善谋,更要实干。 龙南县地处赣粤交界处,经济发达,商业繁荣,客家文化底蕴深厚,是全国客家围屋最多的县,享有“世界重稀土之乡”的美誉。然而,龙南基础教育却在前几年的徘徊中跌到历史的低谷。为了改变这一状况,龙南县委、县政府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后,仅就教育改革发展的文件就出台了11个,一举摘掉了赣南教育弱县的牌子。那么龙南教育是怎样实现蜕变的呢?记者就此采访了龙南县教体局局长赖阳升。 记者:龙南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一段波折,但近几年来,在基础比较薄弱的情况下,走出了一条快速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新路,您是如何找准质量提升突破口的呢? 赖阳升:2007年,县委、县政府调整教体局班子时,让我到教体局来任职,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当时全县教育形势严峻,教育质量处于历史的低谷中,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抓出成效来,没有清晰的思路和艰苦的努力是不行的。
客家酿豆腐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5期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从中原到梅州,又从梅州到赣南,不单带来了念书皆上品的民间风气,也形成了自己的口腹文化——被称为汉人的古代移民菜。 华夏人在中原的时候有包饺子的习惯,迁居南方没麦子包饺子,据说客家人便想出酿豆腐的吃法,以延续包饺子的传统。客家人作家古清生在回忆家乡的酿豆腐时说:“大约乡土的规矩,每件事物,都必须给它注明一个来历,惟其如此,才能正本清源,否则名不正,言不顺。”节日时,客家人通常都会自己制作一定量的豆腐,“酿”好煎熟,置入砂锅中,每餐取出若干做菜肴,剩余的每隔一段时间在砂锅中加热煮沸以防变质,直至全部吃完。 客家酿豆腐,但凡有宴席必有此道菜。“酿”是一个客家词,可能是宋朝或宋朝以前保留下来的动词,表示“植入馅料”的意思。“酿豆腐”即“有肉馅的豆腐”之意。将火柴盒大小的豆腐炸成金黄色,把炸豆腐切开一口,或者从上面挖开一个洞,把猪肉、鱼肉做成的馅“酿”入其中,外面抹上湿淀粉封口,放切碎的葱花、香油,盛在鸡汤瓦煲内焖着,直到香气四溢。
「台湾客家文化」通识课程之研究
作者:萧景祥 赵金婷 徐正桂 杨琦君 邱丽足  期号:第36期 来源:嘉南学报(科技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客家庄  母语  族群文化  通识教育 
描述:」與「客家童謠」三項接受度較高。分析學生背景發現:多數(80%以上)爲非客家籍,平時最常使用的語言是閩話與國語,使用客家話者僅佔1%。學生除在選修「客家文化」的課程期間較常瀏覽客家相關網站外,平時很少
福建安贞堡:大山深处的客家杰作
作者:咏梅  期号:第5期 来源:中华文摘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护单位,福建省内现存最完好的古代夯石民居建筑之一。 从三明出发,走省道往大田方向,经大田县的建设镇转至永安槐乡洋头村,GPS指示安贞堡就在附近,可在村头,除了山林与田野,我们连安贞堡的一砖一瓦都没
一个台湾客家慰安妇的遭遇
作者:朱德兰  期号:第7期 来源:中外书摘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的茶园离家很远,走路约需一小时。满妹为了帮忙采茶,影响了学习,常常挨打受罚,只读了两年书就不读了。满妹辍学在家每天跟着养母采茶。 1939年日本为封锁华南,摧垮蒋介石政权和为推展“进”政策,建立海军
A Comparative Vocabulary of S
作者:李壬癸  来源: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β, σ, r(z或I),丙個邊音1, L,兩個半母音w, y,六個母音i, ә, a, æ, œ o æ與œ通常都出現在喉音?或h的緊鄰。此外e母音極少見,也未見有與其他母音對比的例子。因此,母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