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表述下的呈现:客家研究的身份内核:兼论客家研究发展
作者:杨丽娟  期号:第3期 来源:宜宾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表述  身份  客家研究  客家学 
描述:日益兴盛的客家研究集中在源流、语言、文化事象和文化特质四方面,而"身份认同"作为一条贯穿于这四大研究重点的内核逐渐显现。导致身份内核这一研究表述越来清晰的动力是客家学与客家实践的紧密结合:方法的转向、地域的均衡化、研究者身份的多样化以及实践中"新客家运动"的兴起与推广。
明代河源地区流民运动与社会变迁
作者:吴自锋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变迁  运动  流民  河源  明代  研究成果  地域社会  地方社会 
描述:近些年来,关于流民运动与地方动乱的研究,越来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同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既有从不同角度展开的论述,也有从不同地域出发的好文。这些研究成果对我们深入了解明清时期的地方社会大有裨益,特别是黄志繁的《“贼”“民”之间——12—18世纪赣南地域社会》,
整合文化资源 发展文化产业
作者:郭起浪 钟美珠  期号:第34期 来源:商场现代化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资源  产业 
描述: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潮流,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具有越来重要的地位。我们要抓住机遇,整合赣南文化资源,大力发展赣州文化产业。弘扬主旋律,着力打造赣南红色文化;突出特色,着力打造赣南客家文化;传承历史,着力打造赣南宋城文化。
河源市旅游工艺品的开发与思考
作者:刘亢  期号:第2期 来源:商情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河源旅游  旅游纪念商品的定位  开发的措施 
描述:河源市是东江流域客家人的聚居中心。河源市的生态环境与历史文化积淀,旅游商品在旅游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突出, 对旅游商品的研究也越发显出了它的重要性。但河源旅游工艺品的开发,几乎是零。旅游商品定位、开发至关重要。
山巍水悠话贺州
作者:暂无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国绿色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粤港澳美丽后花园区域性交通枢纽城承接转移产业桥头堡百文化、湘楚文化、岭南文化和客家文化在这里相交融;桂、粤、湘三省(区)区域交通枢纽在这里相交汇;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桥头堡;粤港澳美丽的后花园——这就是今天的贺州,一座生态环境优美、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兴城市。
南粤古村揽胜
作者:小钊  期号:第12期 来源:广东民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村  南粤  古建筑群  农民画  顺德 
描述:南粤大地有广府风、客家清、潮汕韵、南海潮、百神等,多种文化的交融,留下了不同的古村特色。新塘古建筑群、正果畲族村、龙门农民画村、香溪堡以及顺德的逢简村。从西到南,再从南到东,5个各具特色的村子。古村串串游,留给人们许多旧时的记忆,体味到南粤的不同风情。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中国第一部大型客家文化典籍客家研究文丛
作者:暂无 期号:第25期 来源:出版参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客家研究  华南理工大学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客家学研究  出版社  出版理念  典籍  文化底蕴  精心策划 
描述:客家是一个迁徙的民族,他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对客家学研究越来被重视,其理论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基于不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出版理念,经过近两年精心策划、认真制作,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于2001年初陆续推出“客家研究文丛”。
谈谈客家文化
作者:陈笔琭  期号:第s1期 来源:探求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据有关资料统计,到目前为此,总共有8000万客家人,遍布中国大陆、台港澳地区及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因此有人说,有太阳和水土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近百年、特别是近几十来,"客家问题"越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笔者在此从三个方面谈谈这个问题.……
客家文化性质新说
作者:暂无 期号:第13期 来源:新华文摘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文化性质  福州大学学报  移民文化  客家社会  组成要素  农耕文化  客家民系 
描述:文化。多元是指客家民系的种族来源多样,至少包括了南迁汉人、百土著和迁入赣闽粤边的武陵土著等多种成分;同时客家文化的组成要素也是多元的,至少包含了以上三方面种族的文化因素。复合是指组成客家文化的各种文化要素不是简单的叠合,而是在漫长的互动过程中互相涵化、有机整合。
粤东大埔县百侯村的宗族、墟市、庙宇与空间建构
作者:肖文评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空间建构  大埔县  宗族  粤东  墟市  庙宇  传统村落  社会史研究 
描述:近年来随着区域社会史研究的发展,传统村落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对于传统乡村社会的发展历史和影响因素因之越来清晰。但大量研究还是就民间历史文献讨论村落,而没有将其置于具体时间发展和空间建构中进行讨论,因而有零散之嫌
上页 1 2 3 ... 7 8 9 ... 11 12 13 下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