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客家社会:田野考察、文化研究》导论
-
作者:黄贤强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社会 田野考察 文化研究 新加坡国立大学 导论 2010年 文化风情 客家地区
-
描述: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自有其道理。2010年夏季,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师生一行9人,带着欲亲身目睹客家原乡社会面貌和文化风情的心境,风尘仆仆地到粤、闽两省客家地区考察。11天内行经上千公里路,双足踏过十多个客家城镇和乡村,完成走进客家原乡社会的目的。
-
南阳古筝艺术的风格与衍展
-
作者:王小录
期号:第7期
来源: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筝艺术 南阳 河南曲子 地域风格 河南筝派 大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 鼓子曲 地方特色 创作
-
描述:筝是我国古老的弹奏乐器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盛行于陕西、甘肃一带,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的演变,古筝艺术有了很大发展,并形成了以河南、山东、客家、潮州、浙江等几大流派为主要代表的古筝艺术。河南地处中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因此,河南的古筝艺术自成一系。在河南筝派中,南阳古筝艺术又具有
-
绘画艺术与客家民居建筑艺术的美学相似性
-
作者:熊青珍 梁嘉
期号:第7期
来源:文艺争鸣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居建筑艺术 绘画艺术 美学特征 相似性 客家 艺术形式美 共性与个性 视觉艺术
-
描述:建筑艺术与绘画艺术,一个是静止的"凝固的音乐",一个是跳动的视觉艺术,这一武一文,似乎是格格不入。然而,当它们作为审美对象时,二者又有一些共同的美学特征,具有风格美、结构美、色彩美、节奏美等多重艺术形式美。研究分析客家民居建筑与
-
古黄国都城遗址与文化遗存考察报告:客家宗族研究之“黄姓源地
-
作者:雷近芳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城遗址 考古 河南省 氏族谱系
-
描述:为完成学院《客家宗族姓氏研究》课题,我们课题组主要研究人员曾组成专题考察小组北上,考察客家主要姓源区中原大地,探索客家姓氏的中原祖根。这次考察所至,包括郑州的河南省博物馆、方志办、地名办、开封的河南大学图书馆、文博馆、历史系资料库等,搜集资料包括历史文献、地
-
闽西北地区客家古陶瓷考察
-
作者:林梓波 李建军
期号:第4期
来源:江苏陶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古陶瓷 勘察
-
描述:闽西北客家地区古陶瓷造型简洁明快、功能合理实用、装饰丰富多彩、艺术风格质朴淳厚,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风格。其南北相承、脉络清晰的探索融合历程,对于研究中国陶瓷文化的交流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
客家服饰文化与陶瓷艺术的交融
-
作者:吴秀娟
期号:第3期
来源:江苏陶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服饰 陶瓷 装饰
-
描述:详细介绍了客家服饰文化的艺术特征和陶瓷装饰艺术特征,提出客家服饰文化与陶瓷装饰交融的创新观点。将客家服饰中的图案、色彩、文化精神等应用于陶瓷的装饰中去,为陶瓷装饰的创新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
客家妇女“围身裙”的艺术美
-
作者:熊青珍
期号:第5期
来源: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妇女 围身裙 纹样 结构 线条
-
描述:文章从客家妇女"围身裙"的装饰纹样入手,从艺术的角度阐述了客家妇女"围身裙"在纹样的构成、色彩方面达到寓变化于统一、融合实用功能与审美意识为一体的艺术之美。
-
广东汉剧“梁派”表演艺术的继承与创新
-
作者:张利珍
期号:第4期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东汉剧 表演艺术 梁素珍 “梁派” 继承 创新
-
描述:成为广东汉剧的一个影响深远的艺术流派。
-
客家民俗艺术符号的生成环境研究
-
作者:黄志华 秦楠
期号:第8期
来源:怀化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俗 艺术符号 生成环境
-
描述:客家民俗艺术符号的生成环境进行探究。
-
林风眠早期家庭生活对其艺术人生的影响
-
作者:林爱芳
期号:第6期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林风眠 艺术创作 早期 家庭生活 艺术人生 艺术风格
-
描述:艺术的家庭环境培育了林风眠浓厚的绘画兴趣,也形成了他最初的艺术风格与艺术理念。祖父的言传身教让他终生以石匠精神勉励自己,祖父的石匠艺术让他深刻地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的写实风格。父亲的文人气质及其教育理念,培养了林风眠传统中国画的精神特质与艺术理念。母亲与家庭的不幸奠定了他艺术人生沉郁的基调。